沁園春·送春
況雁門厄塞,龍沙渺莽,東連吳會,西至秦川。
芳草迷津,飛花擁道,小為蓬壺借百年。
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
江南正是堪憐。
但滿眼楊花化白氈。
看兔葵燕麥,華清宮里,蜂黃蝶粉,凝碧池邊。
我已無家,君歸何里,中路徘徊七寶鞭。
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春光,你要回去了嗎?風雨遮蔽了江面,煙塵昏暗了藍天。況且,雁門關險塞阻隔,龍沙堆空曠迷茫。東邊將吳會接連,西邊與秦川相銜。芳草連綿,掩遮了津渡;落英繽紛,遮蔽在道前。請在蓬萊、方壺般的神仙境界中小住一百年。江南如此美景,問您是為了什么,不在此稍微流連?
江南,正叫人惜憐。只見漫漫楊花,化為白氈,無邊地伸延??匆娡每帑?,長滿在華清宮里;黃蜂粉蝶,纏繞在凝碧池邊。我已無家可回。您又有何處可歸?途中徘徊不已,攜去了珍責的七寶鞭,清風回旋,寄去一聲珍重的屬托。兩地相念,淚落漣漣。
注釋
雁門:雁門關,在山西北部代縣境內。
厄塞:險塞。
龍沙:白龍堆沙漠的縮稱,在新疆境內。后泛指塞外沙漠之地。
渺莽:遼闊迷茫。
吳會:東漢時分會稽郡為吳、會稽二郡,合稱“吳會”。即今江蘇南部及浙江部分地區(qū)。
秦川:指東起漁關、西至寶雞號稱八百里的渭水流域。
芳草迷津:辛棄疾《摸魚兒》:“春且在,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津:渡口。句意為:飛花擁道,落花遮住了道路。
小:通“少”。
蓬壺:蓬萊和方壺。古代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夫君:那人。“夫”為指示代詞。“君”為尊稱,這里指春。
楊花化白氈:以春光老盡,喻國破家亡。
兔葵:葵菜,俗名木耳菜;燕麥:野麥。華清宮:唐玄宗在驪山建筑的一所豪華離宮。這里借指宋宮殿。
蜂黃蝶粉:指靦顏事仇、趨炎附熱的宋朝降臣。凝碧池:在唐朝東都洛陽。安祿山集數(shù)百梨園弟子于此演奏。這里借指宋宮。
七寶鞭:運用晉明帝的典故。王敦派兵追趕明帝,帝將七寶鞭與賣食嶇,追兵得之,賞玩不已,帝乃得脫(《晉書·明帝紀》)。這里指值得珍惜流連的景物。
潸然:流淚的祥子。
沁園春·送春問答
問:《沁園春·送春》的作者是誰?
答:沁園春·送春的作者是劉辰翁
問:沁園春·送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沁園春·送春是宋代的作品
問:沁園春·送春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 出自 宋代劉辰翁的《沁園春·送春》
問: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 的下一句是 況雁門厄塞,龍沙渺莽,東連吳會,西至秦川。
問:出自劉辰翁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辰翁名句大全
沁園春·送春賞析
上片可分為四層。起句“春,汝歸歟?”以提問語氣統(tǒng)領全詞。這種散文句法,顯然是學自辛詞。兩者句式極似 ,當非巧合。詞人向春天提出這句問話,表面之意是向春是否要走,堅強扣題目“送春”,但言外之意卻說:“你走不得?。 痹~人只因“風雨蔽江,煙塵暗天?!边@里的“風雨”表面上是自然界的風雨,而實際上是政治風雨;“煙塵”也是戰(zhàn)爭煙塵。元軍幾十萬攻占了臨安,宋室淪亡,山河變色,春啊春 ,你能往哪里去呢?下邊推進一層,“雁門阨塞,龍沙渺莽,東連吳會,西至秦川?!币馑际钦f,從北到西,從東南到西北,幾萬里的大好河山,已完全淪陷,春啊春 ,你無處可去。這幾句既承接上邊之意,又下啟下片“君歸何里”。第四層:“芳草迷津,飛花擁道,小為蓬壺借百年?!薄胺疾荨?、“飛花”是晚春景象 “迷津”、“擁道”極言花草盛開的景象,江南如此之好 ,就象“蓬壺”一般 ,應是托身之地了,為什么你還要離開,“不少留連”呢?江南已經(jīng)破敗不堪,卻說“江南好”這是一種反激法,以此來引出了下片的詞意,正是全詞的主旨所在。
詞的下片,也可分為四層。前幾句是春的答話。名山勝水,美膾吳娃,可愛之處難以盡數(shù),“江南正是堪憐!”江南然而早已逝去。卻風光不再?!暗弊侄皋D,回到現(xiàn)實中來:“滿眼楊花化白氈”。這是化用杜甫“滿眼楊花鋪白氈”句意,意思是說江南春天雖好,但到了春殘花謝的時候,隱喻山河破敗,家國不全 。下邊再推進一層 ,描繪了江南的衰敗景象“兔葵燕麥,華清宮里;蜂黃蝶粉,凝碧池邊?!蓖每纯?,燕麥即野麥。這句詞語出自劉禹錫《再游玄都觀》詩序。華清宮這里借指臨安鳳凰山下的宋朝宮殿。這兩句表明宋宮的荒涼頹敗。凝碧池在唐朝東都洛陽。天寶十五載(756 年)安祿山叛軍攻下長安,將所獲梨園子弟數(shù)百人集中在凝碧池演奏歌曲,安祿山在這里大宴偽官。詩人王維被叛軍拘禁于長安菩提寺,聽了這個消息,憤而寫詩以寄懷,有“秋槐葉落空宮里 ,凝碧池頭奏管弦”之句,這里也借指宋宮。
“蜂黃蝶粉”本是春天常見的景物,但和凝碧池聯(lián)系起來,使人聯(lián)想起宋朝的降臣,在宋宮里和元朝貴族吃喝玩樂,奴顏婢膝之態(tài)?!胺潼S蝶粉”是群魔亂舞的形象。詞人的亡國之痛,在這幾句中反映地淋漓盡致。下邊再次抒寫:“我已無家,君歸何里?中路徘徊七寶鞭。”寫上面詞意呼應?!捌邔毐蕖笔墙栌脮x明帝用七寶鞭迷惑敵人的典故。這里只是指代貴重之物,意思說春天和七寶鞭一起走了未被挽留過。“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轉到第四層,向春天告別 。結拍幾句凄婉動人,摧人淚下,春天已去,國家已亡,空留一腔悲憤,卻又無可奈何!
近人況周頤評劉辰翁的詞說:“須溪詞多真率語,滿心而發(fā),不假追琢,有掉臂游行之樂。其詞筆多用中鋒,風格遒上,略與稼軒旗鼓相當?!敝赋隽藙⒃~的基本風格?!爸袖h”是指直抒胸臆。但這首詞,表現(xiàn)手法有所不同,不是直接抒寫,而是借物寓情可謂棄中鋒而用偏鋒。他運用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把春天擬化,賦予它主觀的感情色彩,全詞并非信筆所作,而是作了精細的安排 ,上片層層展開,引出下片詞意,下片寫宋宮的荒涼,與之相對,此詞布局嚴謹,脈胳分明,并且運用多種手法,此詞可以說發(fā)展了原有的豪放詞之風格,這在作者詞中并不多見。
- 喜鵲檐牙喚起前時夢,遠信憑君便有期。歲暮柴門令事少,寒暄音問不須知。
- 山居避難六首三十六風輪,清磨萬古人。軍興山勝市,歲歉富齊貧。破絮身饒垢,乾糧舌費津。吾生不足問,世事入長顰。
- 省中烹茶懷子瞻用前韻閤門井不落第二,竟陵谷簾定誤書。思公煮茗共湯鼎,蚯蚓竅生魚眼珠。置身九州之上腴,爭名燄中沃焚如。但恐次山胸壘塊,終便酒舫石魚湖。
- 題六一東坡像眉山凝間氣,渤海識茲人。一代執(zhí)鞭士,千秋折角巾。高趨周室輔,平處漢廷臣。白首齊明易,鴻鈞異撫辰。參差非所嘆,契闊自如神。不念乞靈者,翩然駕白麟。
- 滿江紅(辛酉生朝)小小華堂,朱闌外、亂山如簇。更云中仙掌,一峰高矗。南極老人呈瑞處,丙丁躔次光相燭。又誰知、堂上有閑人,無拘束。賓朋至,須歌曲。風月好,紛絲竹,都不管、世間是非榮辱。屈指如今儕輩少,幾人老后能知足。問此身、何地寄生涯,唯松菊。
-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無相中為人,天鼓發(fā)音聲。汝等諸天人,昔為地獄身。
-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一幽谷泉幽谷有飛泉,入溪知幾里。跳珠濺木葉,激雨霏巖趾。但無箕潁人,曾不吝洗耳。
- 入寺曳杖入寺門,輯杖挹世尊。我是玉堂仙,謫來海南村。多生宿業(yè)盡,一氣中夜存。旦隨老鴉起,饑食扶桑暾。光圓摩尼珠,照耀玻璃盆。來從佛印可,稍覺魔忙奔。閑看樹轉午,坐到鐘鳴昏。斂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溫。
- 曉程男兒腰下帶芙蓉,羞睹秦官老徑松。羊胛日生寒戍鼓,馬蹄風起夜樓鐘。菊花憔悴三分雨,楓葉青紅一半冬。只為新詩吟太早,滿衣風露濕重重。
- 題三高祠長橋度已盡,有亭枕江湄。常時閉共門,為問居者誰。范蠡其明哲,功成學鴟珍。煙波五湖上,風月一西施。張翰輕紱冕,歸及鱸魚時。生前一杯足,何以身后為。魯望棲甫里,有田常茂饑。不應州縣辟,郁此胸中奇。并為吳越人,名與日月垂。相去二千載,今乃同一祠。壁間面如生,凜然人在茲。我本江???,於焉起遐思。死者不可作,來者詎可期。手持一釣竿,浩歌熟從之。
- 5死者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