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送陳真州子華
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
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
今把作、握蛇騎虎。
君去京東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談笑里,定齊魯。
兩河蕭瑟惟狐兔。
問當年、祖生去后,有人來否。
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
算事業(yè)、須由人做。
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
空目送,塞鴻去。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向北眺望通往中原的路,試著議論議論,這一場恢復中原的大事,駕怎么囑咐?記得太行山王善、楊進聚眾百萬,曾經接受東京留守宗澤駕馭?,F(xiàn)在朝廷對義兵左右為難就象握著毒蛇騎著老虎。你到京東路去義軍領袖生高興,料想他們一定生放下武器拜你為父。談笑間,平定齊魯。
黃河兩岸一派蕭條只見亂跑的狐兔,試問當年、祖逖離開這里后,還有人來過否?多少在建業(yè)新亭灑淚的士大夫,誰真正想到過中原那一大塊國土?算起來恢復大業(yè)必須由適當?shù)娜藖碜?。應駕笑象我等書生心里膽怯,向車中、關閉起來象新媳婦??湛盏啬克?,邊塞的鴻雁飛去。
注釋
平章:議論,籌劃。公事:指對金作戰(zhàn)的國家大事。
分付:安排,處理。
把作:當作。握蛇騎虎:比喻危險。
真吾父:用郭子儀事。郭子儀曾僅率數(shù)十騎入回紇大營,回紇首領馬而拜,說:“真吾父也?!?br />兩河:指河北東路、西路,當時為金統(tǒng)治區(qū)。狐兔:指敵人。
祖生:祖逖。這里指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宗澤、岳飛等。
新亭:用新亭對泣事。塊土:猶言國土。
賀新郎 送陳真州子華問答
問:《賀新郎 送陳真州子華》的作者是誰?
答:賀新郎 送陳真州子華的作者是劉克莊
問:賀新郎 送陳真州子華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賀新郎 送陳真州子華是宋代的作品
問:賀新郎 送陳真州子華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北望神州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北望神州路 出自 宋代劉克莊的《賀新郎 送陳真州子華》
問:北望神州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北望神州路 的下一句是 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
問:出自劉克莊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克莊名句大全
賀新郎 送陳真州子華賞析
這首送陳子華的詞 ,寫法特別?!?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突如其來地提出一個因北望中原而產生的問題 ,起勢突兀,引人注目?!坝浀锰猩桨偃f,曾入宗爺駕馭。今把作握蛇騎虎。”接著才指出問題的具體內容:即是該怎樣對待淪陷區(qū)的義軍。問題從南、北宋之際說起,當時的愛國將領宗澤為抗擊金軍 ,招撫了義軍首領王善、楊進等人,他敢于招撫被人視為“ 寇盜 ”的義軍,有能力“駕馭”他們,依靠他們壯大抗金的力量,所以宗澤聲威大震,軍民都敬重他,喊他為宗爺爺。宗澤在政治上、軍事上采取正確的立場和措施,在抗敵方面收到了巨大的效果。
作者寫這首詞時,宗澤逝世已久,但在北方金人統(tǒng)治地區(qū),仍有義軍活動。其中紅襖軍力量最大,首領楊安兒被殺后,余眾歸附南宋,可惜朝廷不信任他們,把抗金民眾武裝看成是手上拿的蛇和跨下騎的虎,甩掉又不是 ,用又不敢用。作者送行的友人陳子華,他曾主張積極招撫中原地區(qū)的義軍。他出知真州(治今江蘇儀征),在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四月,當時李全還未叛降蒙古。宋朝如果能夠正確團結、運用義軍的力量,抗金是大有可為的。所以作者送陳子華赴江北前線的真州時,要他認真地考慮這個關系國家安危存亡的重大問題。這里前二句歌頌宗澤正確對待義軍,聲威極大;后一句用《魏書·彭城王勰傳》的典故,批判昏聵無能的投降派。兩種不同的形象,形成鮮明、強烈的對照,筆力遒壯。“君去京東豪杰喜,想投戈拜真吾父。談笑里,定齊魯 ?!毕M愖尤A到真州要效法宗澤,使京東路(指今山東一帶 )的豪杰,歡欣鼓舞,做到談笑之間,能夠收復、安定齊魯北方失地。既是勉友,更抒發(fā)自己延納俊杰、收復河山的熱切愿望,寫得酣暢樂觀,富于豪情壯志。
下片情感波瀾起伏,一會兒奇峰突兀,一會兒陡轉直下,沉郁凝重。“ 兩淮蕭瑟惟狐兔。問當年、祖生去后,有人來否?”面對當時現(xiàn)實:國土淪喪,人煙稀少,狐兔出入;父老長久盼望,然而看不到祖逖那樣的志士。筆調跌宕,感情變?yōu)楸瘧?。“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說當時不但喪心麻木、公然賣國的投降派不想念中原,連以名流自命的士大夫們也沒有意志去收復失地。筆調和前三句相同,用南宋統(tǒng)治區(qū)域的現(xiàn)實去補充前三句,進一步濃化前三句的感情?!八闶聵I(yè)須由人做?!敝赋鍪略谌藶?,不須頹喪,又轉為充滿信心的樂觀,和上片的思想感情相呼應。單句回斡,陡然而來,戛然而止,這是詞中表現(xiàn)豪邁之氣的頂點?!?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庇谩?梁書·曹景宗傳》的典故,嘲笑書生氣短,言外之意,也是希望陳子華要振作豪氣勇于作為,似自嘲而實是勉勵陳子華。“空目送,塞鴻去。”以寫送別作結。全詞正面寫送別,只有這兩句話;又不直接寫送人,卻言寫目送塞鴻并去,仍與北國河山聯(lián)系在一起 。既點題 ,又圍繞全詞的中心內容,有余味,有力量。
歷史上的反動統(tǒng)治者,都是敵視人民的力量,勇于對內,怯于對外。在這首詞中,作者要陳子華正確對待義軍,招撫義軍,思想是進步的。他的詞,發(fā)展了辛棄疾詞的散文化、議論化的傾向,雄放暢達,繼承辛派的愛國主義詞風,又有自己的風格。這首詞氣勢磅礴,一氣貫之 ,是名詞的顯著特色。立意高遠,大處落墨,又曲折跌宕,不同于那些一味講究直率的人。
- 南鄉(xiāng)子雨后斜陽。細細風來細細香。風定波平花映水,休藏。照出輕盈半面妝。路隔秋江。蓮子深深隱翠房。意在蓮心無問處,難忘。淚裛紅腮不記行。
- 寄二子大兒新作鶴林游,仲子經年戍吉州。日日望書常至暮,時時入夢卻添愁。得官本自輕齊虜,對景寧當似楚囚?識取乃翁行履處,一生任運笑人謀。
- 雪中會孫洙舍人飲王氏西堂戲成三絕南國高人真巨源,華堂邂逅接清樽。十年一見都如夢,莫怪終宵語笑喧。
- 西泠橋題畫多寶峰頭石欲摧,西泠橋邊樹不開。輕煙薄霧斜陽下,曾泛扁舟小筑來。
- 三月一日過摩舍郡灘,阻雨泊清溪鎮(zhèn)二首一聲霹靂霽光收,急泊荒茅野渡頭。摩舍那灘沖石過,曼陀羅影漾江流。山才入眼云遮斷,船欲追程雨見留。夜宿清溪望清遠,舉頭不見隔英州。
- 往年稠桑曾喪白馬題詩廳壁今來尚存又復感懷更題絕句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題詩塵蘚生。馬死七年猶悵望,自知無乃太多情。
- 登嵩山十首 搗衣石玉女云為衣,飄搖不須搗??諅鲙r下石,夜杵知誰抱。清泉供浣濯,素月鋪繒縞。人世迫秋寒,處處砧聲早。
- 題鄧氏船齋平生心樂水云鄉(xiāng),卜得書窗瞰碧塘。自有濟川勛業(yè)在,在勞兩柁與風檣。
-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江城子(步月新橋呈任子嚴)渡頭猶唱棹歌聲。雨初晴。月初生。忽見飛虹,夭矯掛寒汀。兩岸小兒齊拍手,今夜里,放人行。朱欄畫鷁照江亭??蛠淼?。眼初明。如泛銀河,天上跨長鯨。君是濟川舟楫手,將許事,笑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