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杰《冶城清談》:
西周固羸國,東轍幾孱王。
信有親親弱,科無善善亡。
精詳隋五教,韌略漢三章。
始悟清談相,嘉言味最長。
注釋參考
精詳
精詳 (jīngxiáng) 精密詳實 accurate and careful 觀察精詳五教
(1).五常之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lun{1-1}理道德的教育?!稌に吹洹罚骸叭曜魉就?,敬敷五教。” 孔 傳:“布五常之教。”《左傳·文公十八年》:“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薄杜f唐書·玄宗紀(jì)下》:“敦風(fēng)勸俗,五教攸光?!?/p>
(2).古代練兵的五項內(nèi)容?!豆茏印けā罚骸拔褰?,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號令之?dāng)?shù);三曰教其足,以進(jìn)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長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賞罰之誠。五教各習(xí),而士負(fù)以勇矣?!?/p>
(3). 唐 人對司徒的別稱。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五:“五教念女早寡,不能忘情,乃召門生故吏而告之。”此指 唐 司徒 裴璩 。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biāo)榜官稱……太尉為掌武,司徒為五教?!?/p>
(4).佛教語。華嚴(yán)宗判教為五,即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 唐 法藏 《華嚴(yán)經(jīng)探玄記》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經(jīng)?!?/p>
三章
(1).三條法律。 漢高祖 劉邦 率兵進(jìn)入 咸陽 時,與父老約法三章:sha{1-1}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見《史記·高祖本紀(jì)》。 明 王象春 《書項王廟壁》詩:“三章既沛 秦川 雨,入關(guān)又縱 阿房 炬?!?清 蔣業(yè)晉 《徙兵行》:“重臣遙遙仗節(jié)鉞,撫循備至逾三章?!?/p>
(2).泛指簡單明確的法律或規(guī)章?!赌鲜贰ぴ簜鳌罚骸澳獓?yán)五辟於明君之朝,峻三章於圣主之日?!?/p>
陳杰名句,冶城清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