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
藏筆順
藏筆順:橫、豎、豎、橫、撇、豎折/豎彎、橫、撇、橫、豎、橫折、橫、豎、豎折/豎彎、斜鉤、撇、點藏異體字:
臟 ?? ?? ?? 蔵 臧 匨 ?基本解釋
藏 cáng ㄘㄤˊ- 隱避起來: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隱藏。蘊藏。藏污納垢。
- 收存起來:收藏。藏品。藏書。儲藏。
- 儲放東西的地方:藏府。寶藏。
- 道教、佛教經(jīng)典的總稱:道藏。大藏經(jīng)。三藏(佛教經(jīng)典“經(jīng)”、“律”、“論”三部分)。
-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區(qū)和青海、四川等?。翰刈?。
- 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的簡稱。
- 古同“臟”。
詳細(xì)解釋
- 藏 cáng
〈動詞〉
- (形聲,臧聲。本義:把谷物保藏起來)
- 儲積,收藏 [store]
- 又如:礦藏;收藏(收集保藏)
- 隱匿 [hide]
- 藏,匿也?!?span id="vkvwvwc" class="fbook">《說文新附》
- 慢藏海盜。——《易·系辭上》
-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啤?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 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呂氏春秋·察今》
- 又如:藏掩(遮蓋,隱瞞);藏拙(因怕丟丑而不顯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見);藏嬌(把嬌娃藏起來。指娶妾別居);藏名(隱匿名聲)
- 懷有 [nurse]。如:包藏;藏怒(懷藏怒火;懷恨于心)
〈名詞〉
- 收藏財物的府庫 [storing place;depository]
- 又如:藏吏(負(fù)責(zé)宮內(nèi)府庫的官吏);庫藏(倉庫);藏戶(倉庫的出入口);藏府(公家的府庫)
- 內(nèi)臟。后作“臟” [internal organs]
- 臟是后起的分別字,以別于“寶藏”的“藏”。
- 又如:藏府(人體內(nèi)臟器官的總稱。同臟腑)
- 佛教或道教的經(jīng)典的總稱 [Buddhist or Taoist scriptures]
- 為景靈使,閱道藏。——《宋史·王欽若傳》
- 又如:藏主(主持佛事的當(dāng)家和尚);三藏(佛經(jīng)經(jīng)典分為經(jīng)、律、論三個部分,總稱“三藏”);道藏(道教書籍的總匯);釋藏(佛教經(jīng)典的總匯)
- 寶藏 [precious(mineral)deposits]
- 藏族 [Tibetan]。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qū)
- 西藏的簡稱。西藏地區(qū) [Xizang]。如:藏羊(西藏高原所產(chǎn)的羊);藏文(西藏的文字);藏香(西藏一帶所產(chǎn)的一種線香)
- 另見 cáng
常用詞組
藏躲 藏垢納污 藏奸 藏龍臥虎 藏貓兒 藏匿 藏器待時 藏身 藏書 藏書 藏頭露尾 藏蹤 藏紅花 藏藍(lán) 藏歷 藏青 藏戲國語詞典
- 藏 cáng ㄘㄤˊ
〈動詞〉
- 儲存。
- 如:「收藏」、「儲藏」。
- 《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li>
- 隱匿。如:「躲藏」、「藏拙」、「藏污納垢」。
- 懷抱。
- 《易經(jīng)·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 《莊子·應(yīng)帝王》:「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li>
〈名詞〉
- 姓。如南朝宋有藏凝之。
- 藏 zàng ㄗㄤˋ
〈名詞〉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