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筆順
寇筆順: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橫、橫、撇、豎彎鉤、豎、橫、橫撇/橫鉤、點(diǎn)寇異體字:
? 冦 宼 ?? ?? ?? ?? ?? 窛基本解釋
寇 kòu ㄎㄡˋ- 盜匪,侵略者,亦指敵人:盜寇。賊寇。
- 侵略者來侵犯:寇邊。
- 姓。
詳細(xì)解釋
- 寇 kòu
〈動詞〉
- (會意。從宀( mián),表示與室家房屋有關(guān),從元(人),從攴( pū),表示持械擊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來打人。本義:入侵;侵犯)
- 同本義 [invade;plunder]
- 又如:寇戎(來犯的敵軍);寇虐(侵掠殘害之行)寇鈔(攻劫掠奪);寇剽(搶劫);寇鈔(亦作“寇抄”。劫掠);寇攘(劫掠;侵?jǐn)_);寇竊(搶劫;盜竊)
- 砍伐 [fell;cut;chop]
-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span id="n9ftl9r" class="fbook">《莊子·人間世》
〈名詞〉
- 入侵者 [invader]
- 西山寇盜莫相侵?!鸥?span id="h7v9rth" class="fbook">《登樓》
- 敵人 [enemy]
- 豈可復(fù)留此殘寇,使長為國家之憂者?!?span id="tn7xnj7" class="fbook">《資治通鑒》
- 賊兵,敵軍 [foe]
- 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span id="nhl7lvf" class="fbook">《墨子·公輸》
- 今寇眾我寡?!?span id="jv9xd7d" class="fbook">《資治通鑒》
- 又如:寇亂(外寇與內(nèi)亂。兵起于外為寇,起于內(nèi)為亂)
- 盜匪 [bandit]
- 北與寇往來其間。——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 又如:寇逆(賊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盜);寇戎(匪患與戰(zhàn)爭);寇奸(寇賊奸宄)
- 姓
常用詞組
寇邊 寇仇國語詞典
- 寇 kòu ㄎㄡˋ
〈名詞〉
- 盜匪,或指外來的入侵者。
- 姓。如北魏有寇謙之,宋代有寇準(zhǔn)。
〈動詞〉
- 侵犯、掠奪。
- 如:「入寇」、「寇邊」。
- 《書經(jīng)·費(fèi)誓》:「無敢寇攘,逾垣墻?!?/li>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