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筆順
六筆順:點、橫、撇 、點六異體字:
陸 ?? 六基本解釋
六 liù ㄌㄧㄡˋ
- 數名,五加一(在鈔票或單據上常用大寫“陸”代):六書(古時分析漢字形、音、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六甲。六藝(①古時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藝;②六經)。六欲(佛教名詞,指“se*欲”、“形貌欲”、“威儀姿態(tài)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種欲望)。六合(“東”、“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親(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親屬)。六經(六種儒家經典,即《詩》、《書》、《易》、《禮》、《樂》、《春秋》)。六畜(六種家畜,指“豬”、“牛”、“羊”、“馬”、“雞”、“狗”)。六朝(cháo )(“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后又泛稱“南北朝”)。六腑(中醫(yī)指“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言詩。六弦琴。
-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5”。
六 lù ㄌㄨˋ
詳細解釋
六 liù
數
(1) 五加一的和 [six]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詩·小雅·采綠》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國語·周語》
又如:六禮(中國古代婚姻需備的六種禮節(jié):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種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麥、菽六谷,后為各種谷物的泛稱);六兒(僮仆的泛稱);六丁六甲(道教稱供天帝役使的陰神為六丁,陽神為六甲);六街三市(泛稱眾多街市);六曹(指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
(2) 《易》卦之陰爻稱為六 [six]
易之數,陰變于六,正于八,從入,從八。——《說文》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個陰爻);上六(最上一個即第六個陰爻);六爻(爻,是構成《易》卦的基本符號。每三爻會成一卦。兩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3) 六次 [six]
六黜清能,六進否劣。——《晉書·杜預傳》
詞性變化
六 liù
名
(1) 工尺譜記音符號之一,表示音階上的一級 [a note of the scale on gongchipu]
其黃鐘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國名 [Liu state]。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縣北
楚人滅 六。——《左傳·文五年》
(3) 姓
(4) 另見 lù
常用詞組
六邊形 六朝 六出 六出冰花 六畜 六畜不安 六腑 六根 六谷 六國 六合 六甲 六六六 六律 六盤山 六親 六親不認 六親無靠 六神不安 六神無主 六世 六書 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 六藝 六幺 六藝經傳 六欲 六指兒國語詞典
六 ㄌㄧㄡˋ liù
〈名詞〉
-
介於五與七之間的自然數。大寫作「陸」,阿拉伯數字作「6」。
六 ㄌㄨˋ lù
〈名詞〉
-
國名。周代時位於今大陸地區(qū)安徽省六安縣北,一說在今大陸地區(qū)安徽舒城縣東南六十里處。
-
姓。皋陶之後,以國為氏。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