旆
旆筆順
旆筆順:點(diǎn)、橫、橫折鉤、撇、撇、橫、橫、豎、橫折鉤、豎旆異體字:
斾 ??基本解釋
旆 pèi ㄆㄟˋ
詳細(xì)解釋
旆 pèi
〈名詞〉
(1) (形聲。本義: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飄帶)
(2) 同本義 [flag]
旆,繼旐之帛也。——《說文》
白旆央央。——《詩(shī)·小雅·六月》
又如:旆旆(旗旒下垂的樣子;生長(zhǎng)茂盛的樣子)
(3) 泛指旌旗 [banner;flag]
白旆,殷旌也。——《釋名·釋兵》
拔旆投衡。——《左傳·宣公十二年》。注:“大旗也。”
亡大旆之左旃。——《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又如:旆旃;旆旌
國(guó)語詞典
旆 ㄆㄟˋ pèi
〈名詞〉
-
古代旌旗末端形似燕尾的下垂飾物。
《詩(shī)經(jīng)·小雅·六月》:「織文鳥章,白旆央央?!?br>《文選·沈約·鍾山詩(shī)應(yīng)西陽(yáng)王教詩(shī)》:「君王挺逸趣,羽旆臨崇基?!?br>唐·李善·注:「旆,旌旗之垂者?!?/p> -
旗幟的通稱。
南朝宋·顏延之〈請(qǐng)立渾天儀表〉:「值大軍旋旆,渾儀在路。」
明·于謙〈山行〉詩(shī):「酒旆搖村舍,鐘聲出寺樓?!?/p>
〈形容詞〉
-
參見「[[旆旆]]」條。


別人在查:
評(píng)論
發(fā)表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