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 rùn ㄖㄨㄣˋ
◎ 見“潤”。
潤 ㄖㄨㄣˋ rùn
〈名詞〉
利益。如:「利潤」。明·張煌言〈答曹云林監(jiān)軍書〉:「徐兄適會弟子阮途,勿克稍為分潤,何梁伯鸞偏遇范萊蕪乎?一笑。」
〈動詞〉
使潮濕、不枯干。如:「潤喉」、「潤嗓」、「潤澤」。唐·杜甫〈春夜喜雨〉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修飾。如:「潤色」、「潤飾」。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卷六上·滇游日記四》:「出西門,見門內(nèi)有新潤之房,頗麗?!?/p>
使得到好處、幫助。《漢書·卷五一·路溫舒?zhèn)鳌?/span>:「故桓、文扶微興壞,尊文、武之業(yè),澤加百姓,功潤諸侯?!?/p>
〈形容詞〉
潮濕、不枯燥。如:「濕潤」、「滋潤」。《文選·王襃·洞簫賦》:「吸至精之滋熙,稟蒼色之潤堅?!?/p>
細膩光滑。如:「光潤」、「珠圓玉潤」。《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