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
用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表示事物數(shù)量很多
成語故事
三國時,蜀主劉備稱帝,出兵伐吳。吳主孫權(quán)派中大夫趙咨出使魏國,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輕視東吳,接見趙咨時態(tài)度傲慢地問道:“吳王是什么樣的國君?吳國怕不怕我們魏國?”
趙咨聽了這種帶有侮辱性的問話,心中很氣憤。他作為吳國的使者,當(dāng)然不能有失國家的尊嚴(yán),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吳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魯肅證明了他的聰慧,選拔呂蒙證明了他的明智,俘虜于禁而不殺證明了他的仁義,取荊州而兵不血刃證明了他的睿智,據(jù)三州虎視四方證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稱臣證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說到怕不怕,盡管大國有征伐的武力,小國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況我們吳國有雄兵百萬,據(jù)江漢天險,何必怕人家?”
一席從容的對答,使曹丕十分嘆服,不得不改用比較恭敬的口氣問:“像先生這樣有才能的人,東吳有多少?”
趙咨答道:“聰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這樣的,那簡直是用車裝,用斗量,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聽到如此得體的外交辭令,魏國朝廷上下都對趙咨肅然起敬。曹丕也連聲稱贊趙咨說:“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當(dāng)之無愧?!?br /> 趙咨回到東吳,孫權(quán)嘉獎他不辱使命,封他為騎都尉,對他更加賞識重用。
曹丕輕視東吳,接見趙咨時態(tài)度傲慢地問道:“吳王是什么樣的國君?吳國怕不怕我們魏國?”
趙咨聽了這種帶有侮辱性的問話,心中很氣憤。他作為吳國的使者,當(dāng)然不能有失國家的尊嚴(yán),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吳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魯肅證明了他的聰慧,選拔呂蒙證明了他的明智,俘虜于禁而不殺證明了他的仁義,取荊州而兵不血刃證明了他的睿智,據(jù)三州虎視四方證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稱臣證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說到怕不怕,盡管大國有征伐的武力,小國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況我們吳國有雄兵百萬,據(jù)江漢天險,何必怕人家?”
一席從容的對答,使曹丕十分嘆服,不得不改用比較恭敬的口氣問:“像先生這樣有才能的人,東吳有多少?”
趙咨答道:“聰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這樣的,那簡直是用車裝,用斗量,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聽到如此得體的外交辭令,魏國朝廷上下都對趙咨肅然起敬。曹丕也連聲稱贊趙咨說:“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當(dāng)之無愧?!?br /> 趙咨回到東吳,孫權(quán)嘉獎他不辱使命,封他為騎都尉,對他更加賞識重用。
繁體寫法
車載鬥量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
中性成語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成語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common and numerous
成語謎語
馬上運(yùn)百合
成語正音
載,不能讀作“zǎi”;斗,不能讀作“dòu”;量,不能讀作“l(fā)iànɡ”。
寫法辨析
載,不能寫作“栽”。
成語接龍
成語搜索
0
糾錯
詩詞名句推薦
- 貂蟬映、虹玉稱觴,遂初堂上佳會——— 丁察院萬年歡(壽兩國夫人胡氏)
- 吾聞海上鯨堪膾,休把鸞刀切蟻肝——— 劉克莊溫陵諸賢接刊拙稿竹溪且院有詩助噪戲和一首
- 聞?wù)f君王御宴回,宮人留鑰內(nèi)門開——— 黃庚宮詞
- 客舟掛煙帆,千里過楚都,七澤渺無際,大不數(shù)具區(qū)——— 陸游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
- 金石終移律,山河始誓功——— 夏竦奉和御製讀宋書
- 去程何用計(jì),勝事且相關(guān)。——— 劉長卿送友人南游
- 若問昭王無處所,黃金臺上草連天——— 胡曾詠史詩黃金臺
- 云安欣及境,小剎為徘徊——— 郭印下巖寺
- 甘為盜貯儲,遑恤人饑渴——— 五邁信手閱清溪詩一首韻即事
- 獨(dú)有賢人崇孝義,傷心共詠蓼莪詩——— 牟融翁母些
最新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