悚惕
詞典解釋
(1).恐懼;惶恐。 漢 焦贛 《易林·遯之隨》:“使民不懼,安無悚惕?!?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城南依山原,北臨 黃河 ,懸水百餘仞,臨之者感悚惕焉?!?b>《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拜之后,心中悚惕,魂魄俱無。” 清 吳偉業(yè) 《松鼠》詩:“側(cè)目仍盱睢,奉頭似悚惕?!?/p>
(2).常用為奏章或書信中的套語。 唐 元稹 《為令狐相國謝回一子官與弟狀》:“寵過憂來,恩殊感極,彷徨自顧,悚惕難居?!?清 陳確 《答張考夫書》:“臨書不勝悚惕。”
(3).警惕。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家禮二》:“録自 唐 以來諸家言,以悚惕之。” 李六如 《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十二章:“他一下子悚惕起來:‘牛屎外面光,單講形式漂亮,有什么好?!?/p>
(4).敬畏。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梅》:“眾參已,肅肅列侍……共視座上,真如懸觀音圖像,時被微風(fēng)吹動。聞言悚惕,鬨然并諾。”
- 靖安宅里當(dāng)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白居易望驛臺 三月三十日
- 念我野夫兄,知名三十秋。——— 蘇軾送李公擇
- 歌詩能合雅,獻納每論經(jīng)——— 權(quán)德輿送陸拾遺祗召赴行在
- 喜氣迎捷書,歡聲送羽檄——— 楊乘甲子歲書事(時會昌四年,討劉稹也)
- 至尊勤政歡嬉少,企望鑾輿又七年——— 孔武仲宮詞二首
- 少年心志一點無,千里區(qū)區(qū)安所得——— 梅堯臣吳沖卿學(xué)士以王平甫言淮甸會予久未至沖卿與
- 采薇采薇,山是人非——— 蔡必薦采薇圖
- 僥幸多非福,歡笑容易顰——— 陳著送曾孫灼出贅盧氏
- 櫂轉(zhuǎn)逋山艤落暉,春風(fēng)深鎖恨依依——— 武衍正元二日與菊莊湯伯起歸隱陳鴻甫汎舟湖上二
- 歲去無言忽憔悴,時來含笑吐氛氳。——— 李嶠雜曲歌辭·桃花行
- 8G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