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車
詞典解釋
(1).形容險(xiǎn)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xiǎn)?!?a href="/hycd/c/c54610.htm" target="_blank">參見“ 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shí)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shí)間。《淮南子·天文訓(xùn)》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p>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b>《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p>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qǐng)致仕。”
(5).指隱居不仕。《后漢書·陳寔傳》:“時(shí)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yáng)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p>
- 煙波全讓綠,堤柳不爭(zhēng)新——— 宋迪龍池春草
- 我來一事無,兀兀惟坐對(duì)——— 衛(wèi)宗武秋山
- 朝出頻經(jīng)履道,晚歸屢過平康——— 邵雍小車六言吟
- 云帶竹光天外碧,風(fēng)回松吹夢(mèng)中醒——— 曹勛老景逢春每多留賞子美所謂老去原春遲子忱雅
- 寧肯沒骨媚時(shí)好,逸氣往往追徐熙——— 吳龍翰馮永之號(hào)冰壺工水墨丹青
- 滿甌似浮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 白居易蕭員外寄新蜀茶
- 雉膏殊未食,付與寧馨兒——— 高斯得陳樞密挽詩二首
- 魚蝦雜淮海,狼藉蔬果眾——— 蘇泂正月五日謁放翁留飲歡甚
- 從軍在河上,仗鉞喜公來——— 蘇轍王君貺宣徽挽詞三首
- 云煙去天尺五,繡閣倚朱樓——— 廉希憲水調(diào)歌頭 讀書嚴(yán) 永樂大典九千七百六十五嚴(yán)
- 8咔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