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劍
詞典解釋
亦作“ 遺劒 ”。1.謂遺失寶劍。《后漢書·獨(dú)行傳·王烈》:“后有老父遺劍於路,行道一人見而守之?!?b>《新唐書·張九齡傳》:“臣以謂始造簿書,備遺忘耳。今反求精於案牘,而忽於人才,是所謂遺劍中流,契舟以記者也?!?/p>
(2).指遺失的劍。 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所謂刻舟以摸遺劍,參天而射五步。”
(3). 晉 張華 觀天象,言 豐城 有劍,補(bǔ) 雷煥 為 豐城 令以尋劍。 雷 掘地得兩劍,以一遺 華 。 華 以為劍當(dāng)有二,他日終當(dāng)合。后 華 死,劍失所在。 雷 死,子持劍過 延平津 ,劍忽躍入水,但見二龍各長數(shù)丈,光彩照水。見《晉書·張華傳》。后遂以“遺劍”指此典實(sh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方外玄蹤》:“石室祕書愁攝電,星池遺劍已成龍。”
(4).指死者遺留下來的劍。 唐 張景毓 《大唐朝散大夫行潤州句容縣令岑君德政碑》:“撫遺劒而空存,想游冠而無及。” 宋 王珪 《冬節(jié)起居南京鴻慶宮等處神御殿表》之三:“奉容衣于別寢,悼遺劒于昔游?!?/p>
- 借麾來襄陽,高懷極恬退——— 范仲淹寄題峴山羊公祠堂
- 似聞詩社多何遜,盍試招邀共一杯——— 劉子翚次韻張守梅詩
- 愚溪更憔悴,中夜起擁衾——— 陳傅良劉連州和前韻因道湘中之樂以謝
- 捫虱對桓公,愿得論悲辛——— 李白贈(zèng)張相鎬二首(時(shí)逃難在宿松山作。蕭士赟云下八首偽)
- 俸錢盡供客,家計(jì)常清貧。——— 岑參贈(zèng)酒泉韓太守
- 夏鼎象九州,山經(jīng)有遺載——— 歐陽修讀山海經(jīng)圖
- 喜女嫁男婚今已畢。——— 張翥最高樓
- 僧館經(jīng)年學(xué),書簽盡日抽——— 葉適趙知縣挽詞
- 桃時(shí)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 韓琮牡丹
- 三更至四更,大風(fēng)一何急——— 方回十月七日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