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篇易象能忘老,百畝山畬可免饑
出自宋代陸游《子聿欲暫歸山陰見乃翁作惡遂不行贈(zèng)以此詩(shī)》:
鐘鳴豈復(fù)夜行時(shí),文字相娛賴此兒。
欲去復(fù)留知汝孝,未言先泣嘆吾衰。
兩篇易象能忘老,百畝山畬可免饑。
但報(bào)家僮多釀酒,一欄紅藥是歸期。
注釋參考
百畝
亦作“ 百畮 ”。一百畝土地。亦泛指廣闊之地?!吨芏Y·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鄭玄 注:“畮,古‘畝’字?!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夏后氏 五十而貢,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畝而徹,其實(shí)皆什一也?!薄痘茨献印ぴ徰杂?xùn)》:“匹夫百畮一守,不遑啟處?!?唐 劉禹錫 《再游玄都觀》詩(shī):“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浄盡菜花開?!?郭沫若 《中國(guó)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二節(jié):“ 周 制百步為畝,一夫百畝(約合今31.2畝),稱為一田,是井田的基本單位。”
山畬
山中田地。 宋 陸游 《子聿欲暫歸山陰贈(zèng)以此詩(shī)》:“兩篇易象能忘老,百畝山畬可免飢?!?宋 真德秀 《再守泉州勸農(nóng)文》:“燥處宜麥,濕處宜禾;田硬宜豆,山畬宜粟?!?/p>
陸游名句,子聿欲暫歸山陰見乃翁作惡遂不行贈(zèng)以此詩(sh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