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攜池上酌,相與豁煩慮
出自宋代高斯得《又中秋分韻得處字》:
西風(fēng)滌殘{俟左換火},秋水靜如濾。
客心悲未央,感茲年芳去。
聊攜池上酌,相與豁煩慮。
我肴楚以陳,曾未舉前箸。
延首視太清,飛蛾已來御。
屏翳雖放紛,不敢捩眼覷。
清輝豈不佳,祗益畸人苦。
故鄉(xiāng)值良辰,輒與親暱醵。
轉(zhuǎn)蓬隨天風(fēng),異縣不可據(jù)。
明年看清光,那知又何處。
注釋參考
相與
相與 (xiāngyǔ) 副詞。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可譯為“共同” together;deal with sb.;get along with sb. 舍人相與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fā)也?!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因相與言?!濉?梁啟超《譚嗣同傳》煩慮
煩惱憂慮。 唐 皎然 《賦得夜雨滴空階送陸羽歸龍山》:“氣令煩慮散,時與早秋同?!?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丁前溪》:“是無煩慮,已代經(jīng)紀(jì)矣?!?孫中山 《建國方略·實業(yè)計劃》:“ 中國 人為凝滯民族,自古以來,安居于家,僅煩慮近事者?!?/p>
高斯得名句,又中秋分韻得處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