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允平《浪淘沙慢》:
暮煙花愁,鴉歸花古樹,雁過空堞。
南浦牙檣漸發(fā)。
陽關(guān)歌盡半闋。
便恨入回腸千萬結(jié)。
長亭柳、寸寸攀折。
望日下長安近,莫遣鱗鴻成閑絕。
凄切。
去帆浪遠(yuǎn)江闊。
悵頓解連環(huán),西花下、對燭頻哽咽。
嘆百歲光陰,幾度離別。
翠銷粉竭。
信乍圓易散,彩云明月。
浙水吳山重重疊。
花帳、陽臺夢歇。
暗塵鎖、孤鸞秦鏡缺。
羞人問、怕說相思,正滿院楊花,落盡東風(fēng)雪。
注釋參考
浙水
即 浙江 。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百姓們就在宮門外歡呼、議論,聲音正好像 浙水 的濤聲一樣。”參見“ 浙江 ”。
吳山
(1).山名。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南。參見“ 吳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稱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揚言欲立馬于此。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顏亮 )閲 柳 ( 柳永 )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p>
(3). 吳 地的山。 三國 吳 故地的山?!段倪x·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quán)故城>》詩:“鵲起登 吳 山,鳳翔陵 楚 甸?!?李善 注:“ 孫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清 陳維崧 《卜算子·阻閘瓜步》詞:“風(fēng)急 楚 天秋,日落 吳 山暮。”
(4). 吳 地的山。 春秋 吳 故地的山。 唐 賈島 《送朱可久歸越中》詩:“ 吳 山侵 越 眾,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觀觀潮》詩:“ 吳 山石頭坐秋風(fēng),帶著高冠拂云霧?!?/p>
(5). 吳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詞:“ 吳 山 楚 澤行徧,只欠到 瀟 湘 ?!?/p>
見“ 吳坂 ”。
重疊
重疊 (chóngdié) overlap 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 機構(gòu)重疊 部分相一致 哲學(xué)和心理學(xué)重疊的領(lǐng)域 疊加,使一物與另一物占有相同位置并與之共存 superpose 把不同光源形成的兩個圖像重疊起來陳允平名句,浪淘沙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