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龍不翔,昧昧八荒
出自宋代靖康小雅《太學(xué)生徐公》:
欃槍騰光,遂勃太陽。
六龍不翔,昧昧八荒。
公欲挾飛,再麗咸桑。
怒發(fā)烈烈,力鐫暴羌。
白{1-1}刃亙野,視猶蝟芒。
凜凜之氣,雖死不亡。
注釋參考
六龍
(1).謂《易》乾卦的六爻?!兑住で罚骸按竺鹘K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孔穎達(dá) 疏:“乾元乃統(tǒng)天之義,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
(2).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為御者。 漢 劉向 《九嘆·遠(yuǎn)游》:“貫澒?jié)饕詵|朅兮,維六龍於扶桑?!?晉 郭璞 《游仙詩》:“六龍安可頓,運(yùn)流有代謝。時變感人思,已秋復(fù)愿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詩:“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明 薛蕙 《效阮公詠懷》:“六龍匿西山,蒙汜揚(yáng)頽波?!?/p>
(3).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漢 劉歆 《述初賦》:“揔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cè)?!?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明 陶宗儀 《輟耕錄·金鰲山》:“少焉,千乘萬騎畢集,始知為六龍臨幸?!?吳梅 《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詩:“六龍曾此駐云車,何處重尋帝子家?!?/p>
(4).六兄弟的美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后賢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號曰六龍?!薄稌x書·溫羨傳》:“父 恭 , 濟(jì)南 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號曰六龍?!薄稌x書·卞壸傳》:“父 粹 ,以清辯鑒察稱。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稱 卞氏 六龍?!?/p>
昧昧
(1).昏暗貌。《楚辭·九章·懷沙》:“進(jìn)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薄稌x書·皇甫謐傳》:“去顯顯之明路,入昧昧之埃塵?!?康有為 《<日本書目志>序》:“黑夜無火,昧昧然操舵于煙霧中?!?/p>
(2).昏亂;模糊不清。《楚辭·九辯》:“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毀譽(yù)之昧昧。”《新唐書·楊復(fù)光傳》:“北面臣賊,何恩義利害昧昧耶?” 清 納蘭性德 《石鼓記》:“ 蘇 、 李 、 虞 、 褚 、 歐陽 ,近在 唐 初,亦遽爾昧昧?!?/p>
(3).無聲無息。 唐 韓愈 《上宰相書》:“其影響昧昧,惟恐聞於人也?!?明 歸有光 《項脊軒志》:“方二人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p>
(4).胡涂無知。常用作謙辭。《孔叢子·答問》:“寡人昧昧焉,愿以人間近事喻之。” 唐 柳宗元 《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以中丞公之直清嚴(yán)重……且猶宗重其道,況若吾之昧昧者乎?!?康有為 《<法國革命史論>跋》:“妄人昧昧,不察本末。”
(5).沉思貌。《書·秦誓》:“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蔡沉 集傳:“昧昧而思者,深潛而靜思也?!?宋 王安石 《夜夢與和甫別因寄純甫》詩:“千里永相望,昧昧我思之?!?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序:“吾既生亂世,目擊苦道,而思有以救之,昧昧我思,其惟行大同太平之道哉!”
(6).純厚渾樸貌?!痘茨献印m真訓(xùn)》:“至 伏羲氏 ,其道昧昧芒芒然。” 高誘 注:“昧昧,純厚也?!薄吨軙な挻筻鱾鳌罚骸疤斓烂撩粒部蓡栐??” 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孔子廟堂碑》:“昧昧神道,悠悠彼蒼?!?/p>
八荒
八荒 (bāhuāng) 又稱八方。最遠(yuǎn)之處 extremely remote areas beyond China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濉?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并吞八荒之心?!獫h· 賈誼《過秦論》靖康小雅名句,太學(xué)生徐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