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導引》:
仙宗靈祖,儀氣降中宸。
孚宥慶維新。
國工熔范成金像,儀炳動威神。
玉虛圣境絕纖塵。
歡忭洽群倫。
導迎云駕歸琳館,恭肅奉高真。
注釋參考
玉虛
(1).仙宮。道教稱 玉帝 的居處。 北周 庾信 《步虛詞》之二:“寂絶乘丹氣,玄冥上玉虛。” 唐 吳筠 《步虛詞》之六:“玉虛無晝夜,靈景何皎皎。” 宋 范成大 《白玉樓步虛詞》之三:“罡風起,背負玉虛廷?!?清 黃鷟來 《曉起登舟歸羊城拜別來夫龕前潸然有感》詩:“巖林事業(yè)需經(jīng)濟,定見飛章出玉虛?!?/p>
(2).喻潔凈超凡的境界。 宋 楊萬里 《雪晴》詩:“何須師 鮑 謝 ,詩在玉虛中?!?/p>
(3).巖洞名。在 湖北省 秭歸縣 東十里。 宋 蘇軾 《出峽》詩:“ 玉虛 悔不至,實為舟人誑?!?/p>
(4).龜?shù)膭e名。 宋 無名氏《五色線》卷上“龜有八名”引《雜俎》曰:“八曰玉虛?!?/p>
圣境
(1).宗教信徒所向往的超凡入圣的境界。 南朝 齊 蕭子良 《凈住子·出家順善門》:“今出家者未登圣境,而期望之人恒引圣責凡?!?唐 王縉 《東京大敬愛寺大證禪師碑》:“夫上智之身,曲隨世界;上智之心,密游圣境。” 唐 王昌齡 《同王維集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五韻》:“圓通無有象,圣境不能侵?!?/p>
(2).指傳道的境域。有時用于比喻或諷刺。 魯迅 《<偽自由書>后記》:“聽說 青島 也是好地方,但這是 梁實秋 教授傳道的圣境,我連遙望一下的眼福也沒有過。”
(3).比喻藝術作品或自然景物中出神入化的境界。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迦陵 雄勁之氣, 竹垞 清雋之思, 樊榭 幽艷之筆,得其一節(jié),亦足自豪。若兼有眾長,加以沉鬱,本諸忠厚,便是詞中圣境?!?駱賓基 《一個唯美派畫家的日記·十月十三日》:“那廣曠的宇宙美,給它開闊了另一個圣境。”
纖塵
纖塵 (xiānchén) 微塵,細塵 fine dust 纖塵不染(一點灰塵也沾不上)佚名名句,導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