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渠自來,迫逐不容赦
出自宋代李伯玉《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清時琴屏臣奸琴,琴瑟大更化。
四佞斥昕朝,一札頒丙夜。
明庭集孔鸞,清廟薦瓊斚。
堂堂西山孫,藉藉少室價。
給札承晨廬,紬琴群玉舍。
功名渠自來,迫逐不容赦。
君心政事本,治化朝廷下。
紀綱始琴闈,國本關(guān)宗社。
累章瀝忠赤,萬口齊膾炙。
邇來忠佞雜,異論淆王霸。
吳天且不容,膴仕駢姻婭。
回遹何日沮,好官從唾罵。
人方酣勢利,君獨辯奸詐。
同僚俱愧赧,灶婢亦驚訝。
官職一涕唾,名聲窮泰華。
列之紹符間,允矣陳鄒亞。
江東天一方,使者星言駕。
我亦騰氓廛,何幸寇君借。
國步正艱危,人心實憑藉。
良民困盜賊,螟蟊損禾稼。
豪姓侵細民,荊榛害桑枯。
污官混廉吏,鮑穢熏蘭麝。
少煩六轡濡,行見四輩迓。
君誠梁棟材,好與支大廈。
注釋參考
功名
功名 (gōngmíng)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妒率玛P(guān)心》自來
自來 (zìlái) 從來;原來 from the beginning;originally迫逐
(1).猶驅(qū)逐。《左傳·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迫逐乃祖 吾離 于 瓜州 ,乃祖 吾離 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薄度龂尽侵尽O策傳》:“時 吳景 尚在 丹楊 , 策 從兄 賁 又為 丹楊 都尉, 繇 至,皆迫逐之。” 宋 蘇軾 《答程全父推官書》之一:“初至,僦官屋數(shù)椽,近復(fù)遭迫逐,不免買地結(jié)茅,僅免露處。” 清 譚嗣同 《仁學(xué)》二一:“ 中國 之民,至鬻其身以為奴隸,驅(qū)使若牛羊,繫役類重囚,然尚為 美國 、 南洋 所迫逐而不遑得食。”
(2).指追逐,追趕?!独m(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三年》:“敵人迫逐,未有寧息之期?!?/p>
不容
不容 (bùróng) 不許;不讓 do not allow 不容置疑(不容許有什么懷疑) 不容許存在;不接納(為世所不客) not allow exist李伯玉名句,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