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劉乙《曉望》
地祇逃秀境,神化或殷雷。裂漢媧補合,高峰劍躍開。
即今新定業(yè),何世不遺才。若是浮名道,須言有禍胎。
注釋參考
若是
若是 (ruòshì) ——一般用在偏正復(fù)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shè),相當(dāng)于“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yīng) if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并不敢怨悵?!端疂G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浮名
虛名。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伊余秉微尚,拙訥謝浮名?!?宋 林逋 《和酬泉南陳賢良高見贈》:“揚袂公車莫相調(diào),浮名應(yīng)未似身親。”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予絶意浮名,不干寸祿。” 洪深 《現(xiàn)代戲劇導(dǎo)論》八:“望兄莫誤于浮名,莫與舊勢力握手!”
禍胎
禍胎 (huòtāi) 致禍的根源 bane;breeder of future trouble 閑居少禍胎劉乙名句,曉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