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百客森冠裾,四座指點(diǎn)看明珠
出自宋代戴表元《俞光遠(yuǎn)父子歸馬嶴兼托問訊故舊》:
君不風(fēng)深山野馬生龍駒,又不見荒林老鷹鳩作雛。
男兒似種世所少,俞郎三世成清儒。
祗今道路滿塵土,大袖已覺妨奔趨。
提攜逐食何足羨,羨子有策寧親軀。
蠲符書行雞犬靜,餐錢下歲鮭魚須。
機(jī)神有余自靜重,蔚蔚老氣生眉須。
高堂百客森冠裾,四座指點(diǎn)看明珠。
誰能對此心不動(dòng),歸來轉(zhuǎn)覺群兒愚。
峽南云深山氣冷,今歲亦聞愁旱枯。
但鄰四壁愈憔悴,傍人解笑吾人迂。
書來隔宿發(fā)夢寐,便買舴艋隨僮奴。
山籬語喧聽楖粟,晚閣妝罷懸蜘蛛。
暫違相見喜定劇,勝似朝夕趨庭隅。
因子此去傳區(qū)區(qū),先從賢翁到吾徒。
劉郎癯絕今更癯,香巖老人安穩(wěn)無。
注釋參考
高堂
(1) [hall with high ceiling]∶高大的廳堂
開戶內(nèi)光,坐高堂之上。——《論衡·別通》
觀其坐高堂。——明· 劉基《賣柑者言》
(2) [one's parents]∶指父母
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唐· 陳子昂《宿空舲峽青樹村浦》
搶劍辭高堂。——李白《送秀才從軍》
詳細(xì)解釋(1).高大的廳堂,大堂?!冻o·招魂》:“高堂邃宇,檻層軒些?!?王逸 注:“言所造之室,其堂高顯。”《后漢書·馬融傳》:“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唐 鄭鏦 《邯鄲俠少年》詩:“執(zhí)事非無膽,高堂念有親。” 清 納蘭性德 《雜詩》之五:“鶴鳴引雙雛,欲集高堂下?!?/p>
(2).借指華屋。 漢 桓譚 《新論·琴道》:“居則廣廈高堂,連闥洞房。”
(3).借指朝廷。語本《漢書·賈誼傳》:“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眾庶如地。故陛九級上,廉遠(yuǎn)地,則堂高?!?唐 李白 《萬憤詞投魏郎中》:“戀高堂而掩泣,淚血地而成泥?!?/p>
(4).指父母。 唐 韋應(yīng)物 《送黎六郎赴陽翟少府》詩:“秪應(yīng)傳善政,日夕慰高堂?!?明 夏完淳 《寄后張》詩:“汝為高堂不得來,我為高堂不得行。” 續(xù)范亭 《五百字詩》:“人人齊稱讚,早早交公糧,可以悅妻子,可以奉高堂?!?/p>
(5).高敞?!段簳ざ鱾唫鳌ぺw脩》:“是年,又為 脩 廣增宅,多所并兼,洞門高堂,房廡周博,崇麗擬於諸王?!?/p>
(6).復(fù)姓。 秦 有 高堂生 。見《史記·儒林列傳》。
冠裾
猶衣冠。 唐 韓愈 《量移袁州酬張韶州》詩:“暫欲繫船 韶石 下,上賓 虞舜 整冠裾?!?/p>
四座
四座 (sìzuò) 指坐在周圍的人 the people present 她那燦爛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驚動(dòng)了四座?!兜诙慰荚嚒?h3>點(diǎn)看查點(diǎn)察看。 元 秦簡夫 《東堂老》第一折:“既然叔叔要,把這房子?xùn)|廊西舍,前堂后閣,門窻戶闥,上下也點(diǎn)看一看,纔好定價(jià)。”《水滸傳》第三七回:“ 宋江 對公人道:‘這太公和我父親一般,件件都要自來照管,這早晚也未曾去睡,一地里親自點(diǎn)看?!?/p>
明珠
明珠 (míngzhū) 珍珠,比喻珍愛的人或美好珍貴的事物 pearl 掌上明珠戴表元名句,俞光遠(yuǎn)父子歸馬嶴兼托問訊故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