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
出自先秦 佚名《黃帝四經(jīng)·十大經(jīng)·三禁》:
摘自《黃帝四經(jīng)·十大經(jīng)·三禁》
解釋:行事沒有一定的準(zhǔn)則,為天道所禁止。違背農(nóng)事徭役的規(guī)律,為地道所禁止。
原文摘要:
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三者既修,國家?guī)滓?。地之禁,不□高,不曾(增)下,毋服川,毋逆土,毋壅民明。進(jìn)不氏,立不讓,徑遂凌節(jié),是胃(謂)大兇。人道剛?cè)?,剛不足以,柔不足寺(恃)。剛?qiáng)而虎質(zhì)者丘,康沈而流面(湎)者亡。憲古章物不實(shí)者死,專利及削浴以大居者虛。天道壽壽,番(播)于下土,施于九州。是故王公慎令,民知所由。天有恒日,民自則之,爽則損命,環(huán)(還)自服之,天之道也。
注釋參考
地禁
(1).兵家語。謂防區(qū)內(nèi)禁止隨意通行。《尉繚子·兵教下》:“二曰地禁:謂禁止行道,以網(wǎng)外姦也?!?/p>
(2).謂地處禁中。禁,指宮禁。 唐 韓愈 《釋言》:“吾時(shí)在翰林,職親而地禁?!?宋 黃庭堅(jiān)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憶館中故事》:“時(shí)平少犴獄,地禁絶鼃黽?!?/p>
佚名名句,黃帝四經(jīng)·十大經(jīng)·三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