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汝回《題劉荊山母墓》:
綠草監(jiān)參白露晣,老樵能記虎眠時。
石函深貯懸鐘讖,翠壁新刊斷織碑。
隴勢三分松檜色,泉聲千古蓼莪悲。
珪郎向堂友,留宿云庵撰誄辭。
注釋參考
石函
亦作“ 石圅 ”。石制的匣子。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汝水》:“城南里餘有神廟,世謂之 張明府祠 。廟前有圭碑,文字紊碎,不可復尋。碑側有小石函?!?唐 溫庭筠 《老君廟》詩:“自憐金骨無人識,知有飛龜在石函?!?明 方孝孺 《題<蕭翼賺蘭亭圖>》:“玩之沒身,納諸陵寢,石函鐵匣,錮於山陵之下,其藏護亦固矣。” 清 方文 《宋遺民詠·唐玉潛玨》:“夜竊其骨歸,石圅抵金縢?!?/p>
斷織
(1).相傳 孟軻 少時,廢學歸家, 孟母 方績,因引刀斷其機織,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軻 因勤學自奮,師事 子思 ,遂成大儒。事見 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軻母》。后遂用為母親督子勤學的典故。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張司馬啟》:“加以承斷織之慈訓,得鋭志於書林;奉過庭之嚴規(guī),遂容情於義圃?!?/p>
(2).為妻勸夫勤學之典。見《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 東漢 樂羊子 遠出求學,以久行懷思,一年即歸,妻引刀趨機曰:“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趙汝回名句,題劉荊山母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