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出自唐代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十五》: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
注釋參考
不從
(1).不服從;不聽從?!墩撜Z·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逗鬂h書·韓棱傳》:“ 棱 復(fù)上疏諫,太后不從?!?/p>
(2).不追隨。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陋 蒼梧 之不從兮,遵 鮒隅 以同壤。” 宋 王讜 《唐語林·德行》:“ 沉 吏部 傳師 ,性和易,不從流俗。”
(3).指占卜不吉。《左傳·僖公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薄斗Y梁傳·哀公元年》:“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時(shí)也。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從,則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從,則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從,則不郊矣?!?范寧 注:“意欲郊而卜,不吉,故曰不從?!?/p>
伏虎
伏虎 (fúhú) 降服猛虎,比喻戰(zhàn)勝xie{1|1}惡勢(shì)力 yield tiger 忽報(bào)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mao{1~1}澤{1*1}東《蝶戀花·答李淑一》李賀名句,馬詩二十三首·其十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