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大鑒無兩身,震旦天竺非異國
出自宋代曾豐《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
六祖求衣從嶺出,六祖得衣從嶺入。
半夜抽身不露機,凹頭解擔(dān)猶留跡。
上人家住江之西,仆仆而南休所覓。
雅意真誠為衣求,衣已不傳那可得。
假令為法不為衣,江西自是大{1|1}法窟。
挑動上人熟機關(guān),潮音激越箭鋒疾。
空還即色色即空,佛便是心心是佛。
心源一了千佛空,底用區(qū)區(qū)祖衣缽。
達摩大鑒無兩身,震旦天竺非異國。
眼高海僅小泡浮,道大嶺才微沫結(jié)。
往還始不計西東,入出今何問南北。
要知飛舄杖筇因,直為玩山觀水設(shè)。
玄鑰無一勘不同,觀玩之中容有說。
山數(shù)須彌水西江,須口能吸芥能納。
吸猶不盡納猶余,未足與談上乘法。
南海水況多于江,上人無口若為吸。
萬一猶有口可開,我先剉斷上人舌。
注釋參考
達摩
(1).[梵dharma]法。引申為法子,辦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六:“這一場出丑,著甚達摩?!?凌景埏 校注:“著甚達摩,猶如説有什么法子。‘達摩’,梵語音譯,指‘法’,見《方廣經(jīng)》?!?/p>
(2).亦作“ 達么 ”、“ 達磨 ”。 菩提達摩 的省稱, 天竺 高僧,本名 菩提多羅 。于 南朝 梁 普通 元年入 中國 , 梁武帝 迎至 建康 。后渡 江 往 北魏 ,止 嵩山 少林寺 ,面壁九年而化。傳法于 慧可 。 達摩 為中華禪宗初祖。 宋 沉遼 《贈長蘆福長老》詩:“ 達么 西歸不記年, 雪山 消息更蕪然?!?明 楊慎 《藝林伐山·五色賦記》:“ 孫臏 銜枚之際,半夜失蹤; 達磨 面壁以來,九年閉目?!?清 丘逢甲 《興福寺》詩:“自從 達摩 來,妙法指心示。”
大鑒
(1).重要的鑒戒?!度龂尽の褐尽げ芩瑐鳌罚骸拔?趙高 極意, 秦氏 以滅; 呂 霍 早斷, 漢 祚永世。此乃陛下之大鑒,臣受命之時也?!?/p>
(2).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后,表示請人看信。大,敬辭。 魯迅 《書信集·致陳濬》:“ 子英 先生大鑒?!?/p>
無兩
獨一無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君后三歲而侯,侯八歲為將相,持國秉,貴重矣,於人臣無兩?!?郭沫若 《豕蹄·漆園吏游梁》:“他覺得他做寓言的工夫真正是古今無兩?!?/p>
震旦
震旦 (zhèndàn) 古代印度人稱中國 ancient Indian name of China 諾矩羅居 震旦東南大海際 雁蕩山芙蓉峰龍湫?!?宋· 沈括《夢溪筆談》天竺
天竺 (Tiānzhú) 我國古代稱印度 India異國
異國 (yìguó) 外國,國土之外的異域 foreign country 異國他鄉(xiāng)曾豐名句,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