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文《大》:
正寶香殘,重花靜,飛鳥時驚花鐸。
沈思前夢去,有當(dāng)時老淚,欲彈還閣。
太一花墻,菩提寺路,誰花紛紛開落。
心情渾何似,似琵琶馬上,曉寒沙漠。
想箏雁頻移,釧金度瘦,素肌清削。
相思無奈著。
重訪舊、誰遣車生角。
暗記省、劉郎前度,杜枚三生,為何人、頓乖芳約。
試把菱花拭,愁來處、鬢絲先覺。
念幽獨、成荒索。
何日重見,錯擬揚州騎鶴,綠陰不妨細(xì)酌。
注釋參考
幽獨
(1).靜寂孤獨。亦指靜寂孤獨的人?!冻o·九章·涉江》:“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天雨蕭蕭滯茅屋,空山無以慰幽獨。” 唐 司空圖 《秋思》詩:“勢利長草草,何人訪幽獨?”
(2).獨處。 清 陳確 《講義二·盡心章》:“古有謂性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詞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學(xué)者反求諸幽獨之地焉耳?!?清 譚嗣同 《仁學(xué)》二:“莫顯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見乎隱,幽獨即是大廷?!?/p>
趙文名句,大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