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花作蜜香,山童似猴拱
出自宋代張嵲《過大包閣寄夏漕致宏》:
積雪天欲晴,山深霧猶擁。
大包誰締結,架壑一何聳。
崖傾石路仄,峽束驚波涌。
垂堂尚何言,顛墜虞接踵。
經(jīng)過固已殆,卻顧神屢悚。
前山凈如洗,浩浩云根動。
崖花作蜜香,山童似猴拱。
舊鄉(xiāng)迷遠近,所歷但如夢。
窮通久已忘,況此發(fā)種種。
猶欣故人近,寬我懼將恐。
語亂眉定顰,道舊腹應捧。
燈前侍兒出,花外寒煙重。
羇懷醉里寬,離念風前恫。
游宦愧吹竽,劇談猶賈勇。
觀君富聲華,顧我成闒茸。
行臺定匪賒,失喜欲距踴。
注釋參考
蜜香
(1).木名。即沉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沉香》:“木之心節(jié)置水則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為棧香,不沉者為黃熟香?!赌显街尽费?交州 人稱為蜜香,謂其氣如蜜脾也?!眳⒁姟?蜜香樹 ”、“ 沉香 ”。
(2).草名。又稱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木香》:“木香,草類也。本名蜜香,因其香氣如蜜也。緑沉香中有蜜香,遂訛此為木香爾。”
山童
(1).山村兒童。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惠寺碑》:“山童采葛,入丹竇而忘歸;野老紆花,向清溪而不返。” 唐 李白 《答從弟幼成》詩:“山童薦珍果,野老開芳尊。” 元 虞集 《后續(xù)詠貧士》詩之一:“山童衣百鶉,喚之愧匆匆?!?/p>
(2).僧道或隱士的侍者。 唐 孫逖 《奉和崔司馬游云門寺》:“覺路山童引,經(jīng)行谷鳥隨。” 宋 陳達叟 《<本心齋食譜>敘》:“客從方外來,竟日清言,各有饑色,喚山童供蔬饌,客嘗之,謂無人間煙火氣?!?元 袁桷 《題巨然<楓林雅集圖>》詩:“山童注新泉,支鼎拾薪籜?!?清 厲鶚 《徵招·為蔣丈雪樵賦》詞:“酒熟倒葫蘆,有山童相待?!?/p>
(3).謂山無草木。參見“ 山童石爛 ”。
張嵲名句,過大包閣寄夏漕致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