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出自兩漢 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貨殖列傳》:
摘自《史記·七十列傳·貨殖列傳》
解釋:農(nóng)民不生產(chǎn)出來糧食,食物就要匱乏,工匠不生產(chǎn)出器物,勞動與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進行流通,那么糧食、器物、財富就要斷絕,虞人不開發(fā)山澤,資源就會缺少。
原文摘要:
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較也。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nóng)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fā)徵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yè),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周書曰:“農(nóng)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馀,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於營丘,地潟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繦至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shè)輕重九府,則桓公
注釋參考
三寶
(1).三種寶貴之物?!独献印罚骸拔矣腥龑?,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為天下先?!贝艘源?、儉、不居先為德行的三寶?!读w·六守》:“ 太公 曰:‘大農(nóng)、大工、大商謂之三寶?!贝艘赞r(nóng)、工、商為國之三寶。《史記·趙世家》:“ 代 馬 胡 犬不東下, 昆山 之玉不出,此三寶者亦非王有已?!?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一》:“夫劍產(chǎn)於 越 ,珠產(chǎn) 江 漢 ,玉產(chǎn) 昆山 ,此三寶者,皆無足而至?!贝朔謩e以馬、犬、玉或劍、珠、玉為物之三寶。
(2).(梵Triratna)佛教語。指佛、法、僧?!夺屖弦[·三寶》:“三寶,謂佛、法、僧。” 三國 吳 康僧會 《安般守意經(jīng)序》:“佛教三寶,眾冥皆明?!焙笠灾阜鸾??!赌鲜贰ち赫衙魈咏y(tǒng)傳》:“太子亦素信三寶,徧覽眾經(jīng)?!?宋 蘇軾 《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寶。”《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今吾事已畢,少不得皈依三寶,以了終見?!?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貴人護法,三寶增光。”
匱少
缺少?!妒酚洝へ浿沉袀餍颉罚骸啊吨軙吩唬骸r(nóng)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寳絶,虞不出則財匱少?!攨T少而山澤不辟矣?!?/p>
司馬遷名句,史記·七十列傳·貨殖列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