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堂對萱草,無復(fù)更忘憂
出自宋代王铚《陸左丞夫人鄭氏挽詞四首》:
軒冕三從盛,門庭五福優(yōu)。
凄涼孝子淚,悲慟故山秋。
楊子新阡啟,班昭舊史留。
空堂對萱草,無復(fù)更忘憂。
注釋參考
空堂
空曠寂寞的廳堂。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日黃昏而望絶兮,悵獨託於空堂?!?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七:“獨坐空堂上,誰可與歡者?!?唐 王維 《秋夜獨坐》詩:“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p>
萱草
(1).植物名。俗稱金針菜、黃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葉叢生,狹長,背面有棱脊?;┒窢睿冱S色或桔紅色,無香氣,可作蔬菜,或供觀賞。根可入藥。古人以為種植此草,可以使人忘憂,因稱忘憂草。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唐 萬楚 《五日觀妓》詩:“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明 張時徹 《采葛篇》:“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2).借指母親。 明 劉基 《發(fā)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詩:“朝原思脊令,夜船夢萱草?!?明 何景明 《為李秀才壽母》詩:“梅花似白髮,萱草亦朱顏。”參見“ 萱堂 ”。
無復(fù)
(1).不再,不會再次?!秴问洗呵铩ちx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fù)。” 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偽之道,雖今可以茍且得利,后將不可復(fù)得利也?!薄稌x書·王導(dǎo)傳》:“ 桓彝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dǎo)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fù)憂矣?!?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fù)歸?!?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圣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fù)有遺議於其間矣?!?/p>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fù)奄忽之慮?!?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搜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fù)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復(fù)奴隸種。”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qiáng)不遠(yuǎn),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fù),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p>
(4).不能恢復(fù)。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guī)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dāng),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fù),殘類滅宗亡國是也?!?/p>
忘憂
(1).忘卻憂愁。《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夫酒忘憂,故能消之也?!?唐 張說 《喜度嶺》詩:“見花便獨笑,見草即忘憂?!?/p>
(2).萱草的別名。 唐 陳子昂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詩:“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四:“《本草經(jīng)》云:萱,一名忘憂。” 元 錢抱素 《瑣窗寒·題玉山草堂》詞:“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虛悄?!?清 黃宗羲 《小園記》:“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憂、含笑。”
王铚名句,陸左丞夫人鄭氏挽詞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