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次韻王震》:
攜文過我治平間,霧豹當時始一斑。
聞道吹噓借余論,故教流落得生還。
清篇帶月來霜夜,妙語先春發(fā)病顏。
詩酒暮年猶足用,竹木高會許時攀。
注釋參考
聞道
(1).領(lǐng)會某種道理。《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唐 韓愈 《師說》:“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明 李贄 《卓吾論略》:“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雖萬里可也?!?/p>
(2).聽說。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聞道 長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李木庵 《東山吟》:“聞道時危黨錮急,傷心不許問家國?!?/p>
吹噓
吹噓 (chuīxū) brag 夸張地宣揚或編造優(yōu)點、長處等 他的運氣沒有什么可以吹噓的 口出氣;噓氣 過分夸獎 crack up 這輛轎車并不像銷售商所吹噓的那樣好 對人或事過分吹捧 oversell 新聞發(fā)布人員必須注意不夸大,不吹噓余論
(1).識見廣博之論;宏論。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問 楚 地之有無者,愿聞大國之風烈,先生之餘論也?!薄端螘ぶ芾蕚鳌罚骸拔犭m疲冗,亦嘗聽君子之餘論,豈敢忘之?!?宋 蘇軾 《答范景山書》:“久不聞餘論,頑鄙無所鐫發(fā),恐遂汩沒於流俗矣。”
(2).前人傳留下的言論。《晉書·儒林傳序》:“擯 闕里 之典經(jīng),習 正始 之餘論?!?南朝 梁 劉孝標 《重答劉秣陵詔書》:“緒言餘論,藴而莫傳?!?/p>
(3).指一言半語。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攀其鱗翼,丐其餘論。” 唐 徐晶 《贈溫駙馬汝陽王》詩:“疇昔承餘論,文章幸濫推?!?宋 陳善 《捫虱新話·西門豹宋均優(yōu)劣》:“用此事與 均 令娶巫家女事同,豈 均 暗合 孫吳 耶?抑亦盜其故智餘論乎?”
(4).指閑言碎語。 明 劉基 《御賜歸老青田詔書》:“卿善為忠者,所以不辨而趨朝,一則釋他人之餘論,況親君之心甚切,此可謂不潔其名者歟?惡言不出者歟?”
落得
落得 (luòde) 結(jié)果是;總計為 come to;get;end in 落得一場空生還
生還 (shēnghuán) 從危險的遭遇中活著返回 return alive 無一生還蘇軾名句,次韻王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菠蘿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