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休牽上瀨船,一鉤歸釣縮頭鳊。
出自宋朝蘇軾《監(jiān)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退圃》
百丈休牽上瀨船,一鉤歸釣縮頭鳊。
園中草木春無數(shù),只有黃楊厄閏年。
(俗說黃楊歲長一寸,遇閏退三寸。
)
注釋參考
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yuǎn)。 漢 枚乘 《七發(fā)》:“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薄侗笔贰の饔騻鳌ば≡率蠂罚骸捌洌?小月氏國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p>
(2).牽船的篾纜?!端螘ぶ斐瘋鳌罚骸皶r(shí)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問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獨(dú)孤生歸途鬧夢》:“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fēng),方使得布帆,風(fēng)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 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hào),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一鉤
亦作“ 一鉤 ”。 1.一個(gè)鉤子。亦用于形容新月。 唐 韓偓 《雨村》詩:“雁行斜拂雨村樓,簾下三重幕一鉤?!?宋 惠洪 《秋夕示超然》詩:“一鉤窺隙月,數(shù)葉攪眠秋?!?元 貢師泰 《題丁元善煉師陽明樓》詩:“丹光散作霞千縷,劒?dú)獯党稍乱汇^。” 茅盾 《子夜》十二:“滿天的星,一鉤細(xì)到幾乎看不見的月亮?!?/p>
(2).漢字附在橫、豎等筆畫末端的一個(gè)筆畫。因成鉤形,故稱。
歸釣
回去釣魚。謂歸隱。 宋 蘇軾 《次韻陳海州乘槎亭》:“人事無涯生有涯,逝將歸釣 漢江 槎。”
縮頭鳊
見“ 縮項(xiàng)鯿 ”。
蘇軾名句,監(jiān)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退圃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想見玉徽,風(fēng)度更清新。
- 自從干戈動(dòng)四鄙,覆軍殺交增無恥作者:王陶作品:有竇復(fù)者世居鎮(zhèn)戎能道邊事
- 暫時(shí)灑掃寬行役,終夕崎嶇入夢魂作者:蘇轍作品:次韻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陸寺詩二首
- 畫思詩情雖我有,名韁利鎖任渠忙
- 犬吠知船解,村墟尚閉門
- 此地?zé)o此客,若人吾故人
- 請(qǐng)以此為質(zhì),他年神所臨
- 題榜南樓非昔時(shí),今人可復(fù)識(shí)元規(guī)作者:賀鑄作品:南樓歌送武昌慎太守還朝
- 至今只有游仙夢,長與松風(fēng)自往還
- 敢投了招婿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煙月牌,迷留沒亂處猜作者:馬致遠(yuǎn)作品:【商調(diào)】集賢賓
- 4刮你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