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逢圣代,歡笑別情親
出自唐代皎然《今上初登極歲送皇甫孝廉赴選(孝廉即故大夫之子)》:
行應(yīng)會府春,欲勸及芳辰。
北極天文正,東風漢律新。
少年逢圣代,歡笑別情親。
況是勛庸后,恩榮襲爾身。
注釋參考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圣代
舊時對于當代的諛稱。 晉 陸云 《晉故豫章內(nèi)史夏府君誄》:“熙光圣代,邁勛九區(qū)?!?南朝 梁 蕭統(tǒng) 《<文選>序》:“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遠自 周 室,迄于圣代,都為三十卷,名曰《文選》云耳?!?唐 李白 《獻從叔當涂宰陽冰》詩:“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清 金農(nóng) 《新編拙詩四卷手自抄錄付女兒收藏雜題》詩之一:“圣代空嗟骨相癯,常裁別體闢榛蕪?!?/p>
歡笑
歡笑 (huānxiào) 因歡樂而產(chǎn)生笑聲 laugh;heartily 歡笑的人群別情
(1).離別的情思。 唐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詩:“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前蜀 韋莊 《東陽贈別》詩:“無限別情言不得,回看谿柳恨依依?!薄对娍?978年第2期:“ 大虎 進山建水庫, 秀梅 赴約來送行。柳蔭下,訴別情。”
(2).另外的因由。越劇《庵堂認母》:“想必是娘不認母有別情?!?/p>
皎然名句,今上初登極歲送皇甫孝廉赴選(孝廉即故大夫之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