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逍遙游,大抵蒙莊意,圣門有大{1|1}法,學(xué)者必孔自
出自宋代文天祥《贈莆陽卓大著順寧精舍三十韻》:
人生天地間,一死非細事。
識破此條貫,八九分地位。
趙岐圖壽藏,杜牧擬墓志。
祭文潛自撰,荷鍤伶常醉。
此等蛻浮生,見解已不易。
齊物逍遙游,大抵蒙莊意,圣門有大{1|1}法,學(xué)者必孔自。
知生未了了,未到知死地。
原始則返終,終始本一致。
后來得西銘,精蘊發(fā)洙泗。
吾體天地塞,吾氣天地帥。
一節(jié)非踐形,終身莫繼志。
舜功禹顧養(yǎng),參全穎錫類。
伯奇令無違,申生恭不貳。
圣賢當其生,無日不惴惴。
彼豈不大觀,何苦勤興寐。
吾順茍不虧,吾寧始無愧。
人而有所忝,曠達未足智。
卓哉居士翁,方心不姿媚。
蒙讒以去國,七年無怨懟。
風(fēng)雨三間茅,松楸接蒼翠。
斯丘亦樂哉,未老先位置。
宇宙如許大,豈以為敝屣。
當其歸去來,致命聊自遂。
天之生賢才,初意豈無為。
民胞物同與,何莫非己累。
君方仕于朝,名高貴所萃。
乾坤父母身,方來日川至。
西銘一篇書,順事為大義。
請君觀我生,姑置末四字。
注釋參考
齊物
(1). 春秋 、 戰(zhàn)國 時 老莊 學(xué)派的一種哲學(xué)思想。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如生死壽夭,是非得失,物我有無,都應(yīng)當同等看待。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 莊子 的《齊物論》中。 晉 劉琨 《答盧諶詩一首并書》:“遠慕 老 莊 之齊物,近嘉 阮生 之放曠?!?宋 王安石 《季子》:“昔 莊周 喪其妻,鼓盆而歌; 東門吳 喪其子,比於未有。此棄人齊物之道,吾儒之罪人也?!?/p>
(2).使萬物生長齊整。《漢書·律歷志上》:“中呂,言微陰始起未成,著於其中旅助姑洗宣氣齊物也?!?/p>
逍遙游
《莊子》篇名。篇中借用大鵬和小鳩、大椿和朝菌的比喻,說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觀環(huán)境,主張各任其性,放棄一切大小、榮辱、死生、壽夭的差別觀念,便能逍遙自在,無往而不適。后用以指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游玩。 唐 陸龜蒙 《補沉恭子詩》:“雖非放曠懷,雅奉逍遙游。攜手桂枝下,屬詞山之幽。” 宋 蘇軾 《九日次定國韻》:“會當無何鄉(xiāng),同作逍遙游?!?郭沫若 《當前詩歌中的主要問題答詩刊社問》:“地球自轉(zhuǎn)一周,坐在地上不動的人,也算作了逍遙游。”
大抵
大抵 (dàdǐ) 大概;大致 mostly;in the main;on the whole蒙莊
指 莊周 。 唐 劉禹錫 《傷往賦》:“彼 蒙莊 兮何人!予獨累嘆而長吟?!?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七:“快哉《逍遙游》, 蒙莊 真達生?!眳⒁姟?蒙吏 ”。
圣門
(1).謂進入圣道之門。 漢 揚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門:由於qing{1-1}欲,入自禽門;由於禮義,入自人門;由於獨智,入自圣門?!?/p>
(2).謂 孔子 的門下。亦泛指傳 孔子 之道者。 漢 班固 《幽通賦》:“游圣門而靡救兮,雖覆醢其何補?”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惟我朝諸公為義理之學(xué),髣彿圣門氣象爾?!?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三》:“余近得《顏子》三卷,亦國朝人裒集,雖謂有功圣門,可也?!?清 曾國藩 《圣哲畫像記》:“ 周 、 張 、 程 、 朱 ,在圣門,則德行之科也。”
學(xué)者
(1).做學(xué)問的人;求學(xué)的人?!墩撜Z·憲問》:“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薄抖Y記·學(xué)記》:“學(xué)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唐 薛存誠 《太學(xué)創(chuàng)置石經(jīng)》詩:“儒林道益廣,學(xué)者心彌鋭?!?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滎陽 呂公 教學(xué)者讀書,須要字字分明?!?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學(xué)者當知所尚,不可視兩刻為尋常而忽之耳?!?/p>
(2).在學(xué)術(shù)上有一定造詣的人?!肚f子·刻意》:“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己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游居學(xué)者之所好也。” 成玄英 疏:“斯乃 子夏 之在 西河 , 宣尼 之居 洙 泗 ,或游行而議論,或安居而講説,蓋是學(xué)人之所好?!薄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胺?qū)W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蓺。”《舊五代史·晉書·史匡翰傳》:“尤好《春秋左氏傳》,每視政之暇,延學(xué)者講説,躬自執(zhí)卷受業(yè)焉?!?清 李漁 《比目魚·贈行》:“昨日在幾案之上,又見他幾首新詩,竟是一個大文人真學(xué)者?!?魯迅 《而已集·讀書雜談》:“研究文章的歷史或理論的,是文學(xué)家,是學(xué)者?!?/p>
文天祥名句,贈莆陽卓大著順寧精舍三十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