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籌當(dāng)五夜,移刻及三春。
出自唐朝張少博《尚書郎上直聞春漏》
建禮含香處,重城待漏辰。徐聲傳鳳闕,曉唱辨雞人。
銀箭聽將盡,銅壺滴更新。催籌當(dāng)五夜,移刻及三春。
杳杳從天遠(yuǎn),泠泠出禁頻。直廬殘響曙,肅穆對鉤陳。
注釋參考
五夜
(1).即五更。《文選·陸倕<新刻漏銘>》:“六日不辨,五夜不分?!?李善 注引 衛(wèi)宏 《漢舊儀》:“晝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黃門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唐 王建 《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之五:“仰頭五夜風(fēng)中立,從未圓時(shí)直到圓。”《花月痕》第四一回:“五夜迢迢睡不成,燈昏被冷若為情?!?/p>
(2).指戊夜,即第五更。 唐 崔琮 《長至日上公獻(xiàn)壽》詩:“五夜鐘初動(dòng),千門日正融。” 清 姚鼐 《景陽鐘歌》:“萬鈞猛虡懸云陛,五夜蒲牢驚翠幬?!?/p>
移刻
一會(huì)兒。謂時(shí)間短暫。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二:“京師晝晦如墨,移刻而止?!?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而陛下翻然改命,曾不移刻。”《金史·五行志》:“有鶴千餘翔于殿庭,移刻乃去。”
三春
(1).春季三個(gè)月:農(nóng)歷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元 宋方壺 《斗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yīng)該留得春痕多少?!?/p>
(2).指春季的第三個(gè)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p>
(3).三個(gè)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jī)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痹ⅲ骸暗饺问w月,除替未及三年。”
張少博名句,尚書郎上直聞春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