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大受《公{1-1}安》:
市人屋井底,棟與江堤平。
大江壓堤來,浩浩勢欲傾。
古堤騰長蛇,獨與江爭衡。
積流增巨漲,飄突萬馬驚。
油可與之合,盤渦沸淜騰。
折旋聲洶涌,吞汲翻長鯨。
微茫隔巖村,百盡崩沙赪。
中流有行舟,來往如飛蠅。
巨風(fēng)攜銀山,性命鴻毛輕。
設(shè)險護東南,天巧如揭繩。
用武莫若荊,豪雄所交爭。
玄德欲興劉,於焉深經(jīng)營。
坐據(jù)此要湍,進(jìn)退窺敵情。
時事一阨塞,拂衣開西扃。
至今聞西偏,城治作丘陵。
湯湯橫乎前,何畏百萬兵。
善衛(wèi)保其吭,坐待其師崩。
更能用吾長,談笑收其贏。
何者非神機,用之須人英。
機略失所用,山種無常形。
休兵不敢論,凄咽含余情。
注釋參考
折旋
(1).曲行。古代行禮時的動作?!俄n詩外傳》卷一:“立則磬折,拱則抱鼓,行步中規(guī),折旋中矩?!?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失教之家,閽寺無禮……黃門侍郎 裴之禮 號善為士大夫,有如此輩,對賓杖之,其門生僮僕,接於他人,折旋俯仰,辭色應(yīng)對,莫不肅敬,與主無別也。”《朱子語類》卷一○五:“折旋是直去了復(fù)橫去,如曲尺相似。其橫轉(zhuǎn)處欲其方如中矩也?!?/p>
(2).形容舞姿。 唐 李白 《清平樂令》詞:“誰道腰肢窈窕,折旋消得君王?!?/p>
(3).返回;轉(zhuǎn)身。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翊圣敬劉海蟾》:“此人既已受度,未肯便就仙職,折旋塵中?!薄睹魇贰ゎ欁魝鳌罚骸鞍倭胚^者,折旋避之?!?/p>
(4).形容來回奔逐。 宋 岳珂 《桯史·隆興按鞠》:“一日,上親按鞠,折旋稍久,馬不勝勩,逸入廡間?!?/p>
(5).周旋。 宋 葉適 《寶謨閣待制中書舍人陳公墓志銘》:“若目見而身折旋其間, 呂公 以為其長不獨在文字也?!?/p>
(6).形容山勢的曲折盤旋。
洶涌
洶涌 (xiōngyǒng) 水勢翻騰上涌 surge;dashing of waves;rush of torrent;be sweeping and surging 海中波濤洶涌,小船兒上下顛簸長鯨
(1).大鯨。 晉 左思 《吳都賦》:“長鯨吞航,修鯢吐浪?!薄杜f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長鯨擊水, 天吳 覆舟。”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p>
(2).喻巨寇。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論逆臣則呼為問鼎,稱巨寇則目以長鯨?!?唐 黃滔 《明皇回駕經(jīng)馬嵬坡賦》:“長鯨入鼎兮中原,六龍迴轡兮 蜀 門?!?明 王世貞 《綱鑒會纂·梁元帝》:“ 淮海 長鯨,雖云授首, 襄陽 短狐,未全革面。”
黃大受名句,公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