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邊秋水浸苔磯,日日持竿去不歸。
出自唐朝趙嘏《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
宅邊秋水浸苔磯,日日持竿去不歸。
楊柳風(fēng)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飛。
重嘶匹馬吟紅葉,卻聽疏鐘憶翠微。
今夜秦城滿樓月,故人相見一沾衣。
注釋參考
秋水
秋水 (qiūshuǐ)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autumn waters;autumn waters-limpid eyes (of a woman) 望穿秋水日日
日日 (rìrì) 天天 everyday 又恐汝日日為吾擔(dān)憂?!濉?林覺民《與妻書》 一天一天地 day after day;day by day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Z誼《論積貯疏》持竿
執(zhí)持釣竿。指釣魚?!肚f子·秋水》:“ 莊子 釣於 濮水 , 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 莊子 持竿不顧。” 唐 綦毋潛 《春泛若耶溪》詩:“生事且瀰漫,愿為持竿叟?!?/p>
不歸
(1).不返家?!对姟め亠L(fēng)·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清 蒲松齡 《司文郎》:“又聞次年再行鄉(xiāng)試,遂不歸,止而受教。”
(2).不歸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盜戶》:“詎惡久假不歸,霸為己有。”
趙嘏名句,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