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詹初《聞鶯》:
忽爾聞鶯語,語巧真如簧。
呼童逐之去,不使鳴我傍。
語巧是非亂,語拙道吾常。
守道由拙得,不仁為巧亡。
吾寧道吾拙,翻為巧者傷。
注釋參考
忽爾
(1).忽然;突然。 三國 魏 郭遐叔 《贈嵇康》詩之一:“歡接無厭,如川赴谷。如何忽爾,將適他俗?!?唐 劉禹錫 《早夏郡中書事》詩:“高簾覆朱閣,忽爾聞調笙?!?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杭州野翁》:“見翁嫗二人對飲于野中,其翁忽爾乘云而上?!?/p>
(2).假使;倘或。《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吾死之后,愿弟得存。忽爾天地開通,為父讐寃殺楚。”《敦煌變文集·孟姜女變文》:“黃天忽爾逆人情,賤妾同向 長城 死。” 蔣禮鴻 通釋:“忽爾,假使,倘或。”
鶯語
(1).鶯的啼鳴聲。 晉 孫綽 《蘭亭》詩之二:“鶯語吟脩竹,游鱗戲瀾濤?!?唐 白居易 《琵琶引》:“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難?!?陳三立 《園夜聽驟雨》詩:“賸得放晴澆茗椀,隔枝鶯語可分明?!?/p>
(2).形容悅耳的語音或歌聲。 宋 張先 《醉桃源》詞:“歌停鶯語舞停鸞, 高陽 人更閑。” 徐遲 《牡丹》三:“她經常穿蜜黃色的袍子,著淡青色的坎肩……鶯語瀝瀝,粉香四溢?!?/p>
如簧
(1).比喻善為巧偽之言?;桑瑯菲髦杏靡园l(fā)聲的片狀振動體?!对姟ば⊙拧で裳浴罚骸扒裳匀缁桑佒褚??!?唐 徐夤 《楚國史》詩:“君王不翦如簧舌,再得 張儀 欲奈何?” 明 沉鯨 《雙珠記·刑逼成招》:“那 李克成 心多狡,素橫行,言巧如簧疑上聽?!?/p>
(2).見“ 如黃 ”。
詹初名句,聞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