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董嗣杲《送李制屬入蜀》:
君從甬水來,我棄西湖走。
共入九江城,又客富池久。
相照道義心,不數(shù)膠漆友。
所嗟跡漂萍,每為世味誘。
云何忽舍我,倉卒舉別酒。
風霜七千里,勇往膽如斗。
遡流幾換舟,大緊上峽口。
誰謂此程迂,機會諒非偶。
功名快著力,豈暇殢株守。
西陲江山程,大閫人物藪。
不日膽略舒,金印落吾手。
此別不勝難,臨別忍回首。
繼此旅中交,如君不復有。
有笑憑江樓,折贈江頭柳。
注釋參考
道義
道義 (dàoyì) 道德和正義 morality and justice 道義上的支持不數(shù)
數(shù)不清;無數(shù)。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近古以來,亡代有三,穢國不數(shù)?!?汪繼培 箋:“穢,當作滅?!?彭鐸 校正:“不數(shù),即無數(shù)。” 宋 曾鞏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時,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率常不過三數(shù)人,其世之不數(shù),其人之難得如此。”《醒世姻緣傳》第八八回:“ 揚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里,鐵棍皮鞭,諸刑咸備……打了個不數(shù)?!?/p>
不亞于。 明 汪道昆 《高唐夢》:“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無雙,不數(shù) 莊生 陳説。”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畫船紀艷》:“噫嘻! 錢塘江 上畫船風景,誠不數(shù) 珠海 燈痕、 秦淮 月色也?!?/p>
膠漆
(1).膠與漆。亦指黏結之物?!秾O子·作戰(zhàn)》:“千里饋糧,則內(nèi)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田父嗟膠漆,行人避蒺藜?!?/p>
(2).比喻事物的牢固結合。《韓非子·安危》:“ 堯 無膠漆之約於當世而道行, 舜 無置錐之地於后世而德結?!薄俄n詩外傳》卷四:“夫習之於人微而著,深而固,是暢於筋骨,貞於膠漆?!?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編簡一定,膠漆不移?!?/p>
(3).比喻情誼極深,親密無間。 漢 鄒陽 《獄中上書》:“感於心,合於意,堅如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於眾口哉!” 唐 白居易 《和<寄樂天>》:“賢愚類相交,人情之大率;然自古今來,幾人號膠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白居易》:“與 元稹 極善膠漆,音韻亦同?!?李光 《將游燕薊留別秋葉仍用前韻》之二:“兩點 金 焦 雙血淚,悠悠膠漆説 雷 陳 ?!?/p>
董嗣杲名句,送李制屬入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