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
出自唐代貫休《懷武夷紅石子二首》:
常思紅石子,獨(dú)自住山椒。
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
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
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
弋者終何慕,高吟坐綠鰲。
燒侵姜芋窖,僧與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獵{1-1}箭牢。
何時(shí)一相見,清話擘蟠桃。
注釋參考
猩猩
猩猩 (xīngxing) 一種大型的素食性樹棲類人猿,產(chǎn)于婆羅州和蘇門答臘的低溫沼澤地帶森林內(nèi),體型約有大猩猩的三分之二大,特征是耳朵小,皮膚棕色,長而稀疏的紅棕色毛,很長的臂,臉、手、足裸出 orangutan姹姹
(1).美麗貌。 宋 梅堯臣 《送張子野知虢州先歸湖州》詩:“谿山小女兒,姹姹兩髮丫?!?/p>
(2).道家煉丹,稱水銀為奼奼。 前蜀 貫休 《懷武夷紅石子》詩之一:“窗外猩猩語,爐中奼奼嬌?!?前蜀 貫休 《寄李道士》詩:“倘修陰奼奼,一望寄余焉。”
貫休名句,懷武夷紅石子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