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欲訪僧同寂寂,應(yīng)憐病懶畏燭燭
出自宋代蘇轍《次韻王適上元夜二首》:
燈光欲凝不驚風(fēng),月色初睛若發(fā)蒙。
羈客不眠詩未就,游人半醉夜方中。
荒城熠耀相明滅,野水芙蓉亂白紅。
知欲訪僧同寂寂,應(yīng)憐病懶畏燭燭。
宿雨初干試火城,端居無計伴游行。
厭看門外繁星動,想見僧窗一點明。
老罷逢春無樂事,夢回孤枕有鄉(xiāng)情。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紙家書百鎰輕。
注釋參考
寂寂
寂寂 (jìjì) 形容寂靜 still;quietly;silently 寂寂人定初?!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寂寂荒山燭燭
形容月光明亮。《文選·蘇武<雜詩>之四》:“燭燭晨明月,馥馥我蘭芳?!?呂向 注:“燭燭,月光也?!?前蜀 韋莊 《搗練篇》:“月華吐艷明燭燭,青樓婦唱擣衣曲?!?明 何景明 《中秋十七夜留康德涵飲》詩之二:“嗟爾晨明月,燭燭安所求?!?/p>
蘇轍名句,次韻王適上元夜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