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怕無相見日,因風(fēng)或有寄來書
出自宋代戴復(fù)古《再賦惜別呈李實夫運使》:
一生飄泊老江湖,今日別公歸故廬。
此去怕無相見日,因風(fēng)或有寄來書。
云煙過眼時時變,草樹驚秋夜夜疏。
人物似公能幾輩,不知天下竟何如。
注釋參考
無相
(1).無人扶助。《左傳·僖公十五年》:“《歸妹》之《睽》,猶無相也。” 杜預(yù) 注:“《歸妹》,女嫁之卦;《睽》,乖離之象,故曰無相。相,助也?!?陸德明 釋文:“相,息亮反?!薄抖Y記·仲尼燕居》:“治國而無禮,譬猶瞽之無相與!” 孔穎達 疏:“相,謂扶相?!?/p>
(2).佛教語。與“有相”相對。指擺脫世俗之有相認(rèn)識所得之真如實相。 南朝 梁 蕭統(tǒng) 《和梁武帝游鍾山大愛敬寺詩》:“神心鑒無相,仁化育有為?!?唐 姚合 《過欽上人院》詩:“有相無相身,惟師説始真?!?/p>
(3).沒有福相。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九:“父母無相,惟生六女,無有一男。”
來書
來信。 唐 杜甫 《別常徵君》詩:“各逐萍流轉(zhuǎn),來書細(xì)作行。” 宋 朱熹 《答汪子卿書》:“竊味來書所引《論語》數(shù)條,言仁甚悉,而所論反復(fù)亦不為不詳?!?/p>
戴復(fù)古名句,再賦惜別呈李實夫運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微刷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