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虢山間,埋沒此寶千萬歲,不為見者驚
出自宋代王安石《和吳沖卿鴉鳴樹石屏》:
寒林昏鴉相與還,下有跂石蒼孱顏。
曾於古圖見彷佛,已怪刀筆非人間。
君家石屏誰為寫,古圖所傳無似者。
鴉飛歷亂止且鳴,林葉慘慘風(fēng)煙生。
高齋日午坐中見,意以落日空上行。
君詩(shī)雄盛付君手,云此非人乃天巧。
嗟哉渾沌死,乾坤至,造作萬物丑妍巨細(xì)各有理。
問此誰主何其精,恢奇譎詭多可喜。
人於其間乃復(fù)雕鑱刻畫出智力,欲與造代追相傾。
拙者婆燙尚欲奮,工者固已窮夸矜。
吾觀鬼神獨(dú)人意異,雖有至巧無所爭(zhēng)。
所以虢山間,埋沒此寶千萬歲,不為見者驚。
吾又以此知妙偉之入在百世后,造始乃與元?dú)獠ⅰ?br>畫工粉墨非不好,歲久剝爛空留名。
能從太古到今日,獨(dú)此不朽由天成。
世人尚奇輕貨力,山珍海怪采掇今欲索。
此屏后出為君得,胡賈欲價(jià)著不識(shí)。
吾知金帛不足論,當(dāng)與君詩(shī)兩相直。
注釋參考
所以
所以 (suǒyǐ) 表示因果關(guān)系,常與“因?yàn)椤边B用 so;therefore 因?yàn)榭炭嘤?xùn)練,所以成績(jī)提高很快 指實(shí)在的情由或適當(dāng)舉動(dòng) should be;have to 忘乎所以 所用;用來 use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guó)也 原因;緣故 reason;origin 故今具道所以?!巍?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埋沒
埋沒 (máimò) 埋在地下 bury;lay an ambush;lie in ambush 生男埋沒隨百草?!啤?杜甫《兵車行》 棺材被土埋沒了 使顯露不出來,不能發(fā)揮作用 hold back;stifle 埋沒人材萬歲
萬歲 (wànsuì) 千秋萬代,永遠(yuǎn)存在(祝頌的話) banzai;long live 皆呼萬歲?!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民稱萬歲?!稇?zhàn)國(guó)策·齊策四》 封建時(shí)代臣民對(duì)皇帝的稱謂 Your Majesty;emperor不為
(1).不做;不干?!对?shī)·衛(wèi)風(fēng)·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殚L(zhǎng)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qǐng)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shí)。”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志·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高誘 注:“不為,不成也?!?/p>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shí)。”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先破后承,始開終結(jié),內(nèi)分八股,股股相對(duì),繩墨不為不嚴(yán)矣?!?/p>
(1).不因?yàn)??!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疤煨杏谐?,不?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xiǎn)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zhǎng)安 ?!?/p>
(2).不為了?!稘h書·揚(yáng)雄傳下》:“蓋聞圣主之養(yǎng)民也,仁霑而恩洽,動(dòng)不為身?!?顏師古 注:“言憂百姓也?!?/p>
王安石名句,和吳沖卿鴉鳴樹石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