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呂《喜入杉嶺》:
行盡山嶺頭,歡喜入鄉(xiāng)關(guān)。
憶昨冒雨去,寒澀亦多端。
處登糧綱船,出入狗竇寬。
水漲泊無岸,水落淺湊灘。
直待負(fù)水順,搖艫離江灣。
虺蜴微細(xì)物,托龍逞神奸。
篙工精禱罷,頃刻過千山。
脫或涉不契,風(fēng)波生坐間。
竄身輙拘滯,伍咐仍比頑。
疑慮狐小潤滑,進(jìn)退羊獨(dú)藩。
僅得黃義叟,可與話歲寒。
論文消永日,長歌當(dāng)夜闌。
傳聞白水發(fā),川途阻瀰漫。
余益動歸心,掉首辭彎跧。
悵懷陶靖節(jié),不肯效一官。
況為太倉鼠,蠶食殊未安。
肩輿走泥涂,仆夫愁險(xiǎn)艱。
附舟計(jì)已左,且復(fù)行路難。
見向恨不早,興盡而知還。
明朝得善達(dá),那假生羽翰。
稚子爭候門,細(xì)君卷簾看。
真樂未渠央,茅檐共團(tuán)圞。
尚論數(shù)千歲,窺管才一斑。
稍定理殘編,補(bǔ)綴令可觀。
尚友天下士,博約加雕鑽。
游談若無味,素手空厚顏。
度事通神明,至理吾豈慳。
設(shè)有無父國,而后不可干。
注釋參考
傳聞
傳聞 (chuánwén) 聽到流傳 it is said 傳聞?wù)f你將同她結(jié)婚 通過多人才了解 hearsay 輾轉(zhuǎn)流傳的消息 rumor 傳聞多失白水
(1).《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 白水 !” 楊伯峻 注:“‘有如 白水 ’即‘有如 河 ’,意謂 河 神鑒之,《晉世家》譯作‘ 河 伯視之’是也?!焙笏煊米魇脑~,表示信守不移。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 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四:“謂予不信,鑒時(shí)人皦日之辭;弗與同心,如 文公 ( 晉文公 )白水之誓?!?太平天囯 楊秀清 《果然忠心》詩之三:“個(gè)個(gè)披肝盟白水,人人瀝膽矢丹心。” 劉師培 《文說》:“以‘青云’為得志,以‘白水’為誓詞?!?/p>
(2).泛指清水。 晉 潘岳 《在懷縣作》詩之二:“白水過庭激,緑槐夾門植?!?唐 杜甫 《寄常徵君》詩:“白水青山空復(fù)春,徵君晚節(jié)傍風(fēng)塵?!?清 黃景仁 《舟中詠懷》:“白水寒較明,昏霧薄將凝?!?華山 《陣地春節(jié)散記》:“去年這時(shí)候才樂呢:白水燉豬肉,還沒開鍋就要出發(fā)?!?/p>
(3).白開水的簡稱。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魯貴 :[端起杯子,對 四鳳 ]這是白水,小姐?。蹪娫诘厣希?魯四鳳 :[冷冷地]本來是白水,沒有茶?!?/p>
(4).水名。源出 湖北省 棗陽市 東 大阜山 ,相傳 漢光武帝 舊宅在此。《文選·張衡<東京賦>》:“乃龍飛 白水 ,鳳翔參墟?!?薛綜 注:“ 白水 ,謂 南陽 白水縣 也, 世祖 所起之處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 孟陽 《七哀》云:‘ 漢祖 想 枌榆 , 光武 思 白水 。’此正對之類也?!?唐 李白 《上云樂》詩:“ 赤眉 立 盆子 , 白水 興 漢光 ?!?王琦 注引《后漢書》:“ 光武 舊宅在今 隨州 棗陽 東南,宅旁二里有 白水 焉,即 張衡 所謂‘龍飛 白水 ’也。”
(5).水名。神話傳說中源出 昆侖山 的一種河流。相傳飲之可以不死?!冻o·離騷》:“朝吾將濟(jì)於 白水 兮,登 閬風(fēng) 而緤馬。” 王逸 注引《淮南子》:“ 白水 ,出 崑崙之山 ,飲之不死。”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越鐸>出世辭》:“唯專制永長,昭蘇非易,況復(fù)神馳 白水 ,孰眷舊鄉(xiāng),返顧高丘,正哀無女。”
川途
亦作“ 川涂 ”。亦作“ 川涂 ”。1.道路,路途。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豈伊川途念,宿心愧將別?!薄端螘こ霖畟鳌罚骸岸?攸之 密邇內(nèi)畿,川涂弗遠(yuǎn)。”
(2).指水路。 唐 劉長卿 《越江西湖上贈皇甫曾之宣州》詩:“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遙?!?宋 梅堯臣 《舟中聞蛩》詩:“時(shí)節(jié)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明 王問 《自山中泛湖歸》詩:“川涂風(fēng)浪平,沿流弄清淺?!?/p>
李呂名句,喜入杉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