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定乃神留,一顆圓明運化
出自元代王處一《驀山溪 贈卑一翁》:
欲通微妙,聽取些兒活。
性定乃神留,一顆圓明運化。
靈宮起火,深鼎玉泉流,噴紫焰,輥金丹,表里光明射。
銀河灌頂,滿面天風灑。
空外走蟾輪,擺弄周天八卦。
雙關(guān)撞過,真性達穹蒼,忘世夢,出陰陽,自在
注釋參考
圓明
(1).指圓鏡明亮光潔。 唐 白居易 《以鏡贈別》詩:“月破天闇時,圓明獨不歇?!?/p>
(2).佛教語。謂徹底領(lǐng)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羅伐窣堵國》:“今產(chǎn)太子,當證三菩提,圓明一切智。” 宋 沉遼 《代人上杭守趙資政生辰》詩:“至誠無隱蔽,妙識造圓明。”
運化
(1).運行變化?!兑住?fù)》“復(fù)其見天地之心乎” 三國 魏 王弼 注:“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寂然至無,是其本矣?!?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體極不兼應(yīng)》:“天地之道,功盡於運化;帝王之德,理極於順通。” 明 歸有光 《思子亭記》:“天地運化,與世而遷?!薄夺t(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肺臟經(jīng)文》:“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籥?!?/p>
(2).迷信謂用法術(shù)變出。 明 高明 《琵琶記·感格墳成》:“汝等可變作人形,與他運化土石,務(wù)要頃刻完成,不要驚動孝婦?!?/p>
(3).猶消化。亦比喻融會貫通。 明 袁宗道 《雜說三九》:“昔之人為經(jīng)論所障,猶是雜食米麥,不能運化。”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元》:“至辛卯會試, 潘 ( 潘庭筠 )首場,遇同鄉(xiāng)友抱病,擬曳白, 潘 勸之,且示以己作,囑其運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拾草寫凈》:“ 王弇山 試鴻博日, 徐笠山 以不工排律, 弇山 取己稿示之,令其運化。 徐 竟録之,以雷同為考官奏參?!?/p>
(4). 太平天囯 起義軍謂如廁為“運化”。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行軍總要》:“又不準損壞所過地方民間各器具以及在民房運化擄掠等情。”
王處一名句,驀山溪 贈卑一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