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軻死后惟董子,道義兩言擴古今
出自宋代陳普《詠史上董仲舒三首》:
孟軻死后惟董子,道義兩言擴古今。
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注釋參考
孟軻
孟軻 (Mèng Kē) (約前372——前 289) 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xué)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圣”,又與孔子并稱“孔孟”。曾游歷齊、宋、滕、魏等國。孟子則宣揚“仁義”,主張實行“仁政”、“王道”,與弟子著書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張“省刑罰,薄賦斂”,使民有“恒產(chǎn)”,能安居樂業(yè),并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勸告統(tǒng)治者要“與民同樂”,反對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Meng ke道義
道義 (dàoyì) 道德和正義 morality and justice 道義上的支持兩言
三言兩語。謂少量幾句話?!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罚骸皬闹?,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
古今
古今 (gǔjīn) 古代和現(xiàn)代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今差異陳普名句,詠史上董仲舒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0
糾錯
猜你喜歡
詩詞推薦
最新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