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戲作種松》:
我昔少年日,種松滿東岡。
初移一寸根,瑣細如插秧。
二年黃茅下,一一攢麥芒。
三年出蓬艾,滿山散牛羊。
不見十余年,想作龍蛇長。
夜風破浪碎,朝露珠璣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藥竟渺茫。
朅來齊安野,夾路須髯蒼。
會開龜蛇窟,不惜斤斧瘡。
縱未得茯苓,且當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飛霜。
槁死三彭仇,澡換五谷腸。
青骨凝綠髓,丹田發(fā)幽光。
白發(fā)何足道,要使雙瞳方。
卻后五百年,騎鶴還故鄉(xiāng)。
注釋參考
白發(fā)
白發(fā) (báifà) 白頭發(fā) white hair 白發(fā)誰家翁媼?!翖壖病肚迤綐贰?h3>何足猶言哪里值得?!妒酚洝で乇炯o》:“﹝ 百里傒 ﹞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六:“ 穎 心愴然,即寤,語諸左右,曰:‘夢為虛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贄 《復夏道甫》:“再勤學數(shù)年便當大捷矣,區(qū)區(qū)一秀才,何足以為輕重?!?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 中國 其實也并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
雙瞳
(1).兩眼。 唐 杜甫 《天育驃圖歌》:“毛為緑縹兩耳黃,眼有紫燄雙瞳方?!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寤兀骸笆郎线@般雙瞳如豆,一葉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幾個深明大義的呢?”
(2).重瞳,兩個眸子。 晉 王嘉 《拾遺記·員嶠山》:“人皆雙瞳,修眉長耳?!?唐 李白 《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詩:“ 項王 氣蓋世,紫電明雙瞳?!?王琦 注引《史記·項羽本紀》:“聞 項羽 亦重瞳子。” 清 毛祥麟 《對山馀墨·巫覡》:“或謬託雙瞳,或揑稱鬼附,妄論休咎,武斷死生。”
蘇軾名句,戲作種松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