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出自宋代陸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注釋參考
灞橋
橋名。本作 霸橋 。據(jù)《三輔黃圖·橋》: 霸橋 ,在 長安 東,跨水作橋。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唐 鄭谷 《小桃》詩:“和煙和雨遮 敷水 ,映竹映村連 灞橋 ?!?宋 賀鑄 《連理枝》詞:“想 灞橋 春色老於人,恁 江 南夢杳?!?明 徐復祚 《紅梨記·再錯》:“則看他迎風襲襲,籠煙裊裊,腸斷 灞橋 濱。”《紅樓夢》第五十回:“吟鞭指 灞橋 ?!?/p>
煙柳
亦作“煙柳”。煙霧籠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樹。 唐 張仲素 《春游曲》之一:“煙柳飛輕絮,風榆落小錢?!?宋 惠洪 《青玉案·和賀方回韻》詞:“緑槐煙柳長亭路,恨取次分離去,日永如年愁度?!?元 張可久 《小桃紅·春深》曲:“一汀煙柳鎖春宵,添得楊花鬧?!?清 沉雄 《金明池·秣陵懷古》詞:“最傷心,煙柳 臺城 ,儘巷口 烏衣 ,興亡難訴?!?/p>
曲江池
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東南。 秦 為 宜春苑 , 漢 為 樂游原 ,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稱。 隋文帝 以曲名不正,更名 芙蓉園 。 唐 復名 曲江 。 開元 中更加疏鑿,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節(jié)游賞勝地。參閱 唐 康駢 《劇談錄·曲江》、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關(guān)西道一·雍州》。
待人
待人 (dàirén) 對別人的態(tài)度 the way one gets along with people 他待人都很好陸游名句,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