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衣出逢迎,掃地客燕醑
出自宋代章甫《同張伯子威子季子雉聞子陸及之時(shí)子政家弟輔》:
南城有隱居,靜退我所與。
兩窮成邂逅,一笑同出處。
翛然五畝園,耕種了寒暑。
朱櫻前日栽,茂密已如許。
今歲風(fēng)雨時(shí),高枝墊艱舉。
喜我領(lǐng)客來,柴關(guān)不我拒。
倒衣出逢迎,掃地客燕醑。
童怒罷守衛(wèi),徒馭先含咀。
肴核既雜陳,少長咸以序。
堆盤火齊紅,磊落照尊俎。
眼明愛勻圓,酒興莫能御。
吾儔既屬饜,亦欲相就語。
西鄰老禪伯,攜茗復(fù)來煮。
放懷誰主賓,劇論忘爾汝。
題名污墻壁,分韻索毫楮。
月出未忍還,不記城闉阻。
懽呼重攀折,璀璨滿筐筥。
行歌驚路人,歸遺詫兒女。
明年更強(qiáng)健,載酒寧無侶。
但恐座上客,相望各吳楚。
注釋參考
倒衣
(1).《詩·齊風(fēng)·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孔穎達(dá) 疏:“羣臣當(dāng)以失晚,復(fù)恐后期,故於東方未明之時(shí),急促惶遽,不暇整理衣服,故顛倒著衣裳而朝君。”后因以“倒衣”謂忙于公務(wù)。 唐 杜甫 《送盧十四弟侍御護(hù)韋尚書靈櫬歸上都二十四韻》:“長路更執(zhí)紼,此心猶倒衣。” 宋 蘇轍 《次韻門下呂相公同訪致政馮宣猷一首》:“懶從朝謁事驂騑,此去高眠罷倒衣。”
(2).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用以形容熱情迎客。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書》:“斯時(shí)也,山林之間,宜倒衣以接禮,重跡以應(yīng)命?!?宋 葉適 《祭戴詹事文》:“我病臥久,遲公遠(yuǎn)歸。曷不迎門?曷不倒衣?曷不大斗,以酌壽祺!”
逢迎
逢迎 (féngyíng) 違心趨奉迎合 make up to;fawn on 逢迎拍馬 迎接 meet face to face 新婦識(shí)馬聲,躡履相逢迎。——《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地客
(1).雇農(nóng)。 宋 朱熹 《取會(huì)管下都分富家及缺食之家》:“富家無餘米可糶者計(jì)幾家,而僅能自給,其地客、佃客不闕,仍各開戶姓并佃客、地客姓名?!?/p>
(2).佃戶?!对湔隆ば滩渴拧そ涔汀罚骸扒幸?江南 富戶,止靠田土;因買田土,方有地客。所謂地客,即係良民。” 清 李調(diào)元 《南越筆記·廣東方言》:“ 廣州 謂……賃地者曰地丁,曰地客?!?/p>
章甫名句,同張伯子威子季子雉聞子陸及之時(shí)子政家弟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