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歐陽詹《許州途中》:
秦川行盡潁川長(zhǎng),吳江越嶺已同方。
征途渺渺煙茫茫,未得還鄉(xiāng)傷近鄉(xiāng)。
隨萍逐梗見春光,行樂登臺(tái)斗在旁。
林間啼鳥野中芳,有似故園皆斷腸。
注釋參考
秦川
古地區(qū)名。泛指今 陜西 、 甘肅 的 秦嶺 以北平原地帶。因 春秋 、 戰(zhàn)國(guó) 時(shí)地屬 秦國(guó) 而得名?!度龂?guó)志·蜀志·諸葛亮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 荊州 之軍以向 宛 洛 ,將軍身率 益州 之眾出於 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南朝 陳 徐陵 《關(guān)山月》詩(shī)之一:“關(guān)山三五月,客子憶 秦川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遙,八百里地 秦川 春色早,花木秀芳郊?!?王老九 《張老漢賣馀糧》:“要把咱的窮根斬,將來鐵牛翻 秦川 ?!?/p>
潁川
(1). 漢 將 灌夫 的代稱。 夫 為人剛直不阿,任俠,好使酒,家財(cái)千萬,食客日近百人,曾稱霸 潁川 。 唐 王維 《老將行》:“誓令 疏勒 出飛泉,不似 潁川 空使酒?!?/p>
(2). 漢 黃霸 的代稱。 霸 曾任 潁川 太守,有政績(jī)。后常用作稱頌有政績(jī)官吏之典。 唐 王灣 《秋夜寓直即事懷贈(zèng)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jiǎn)南省諸友人》詩(shī):“司徒 漢 家重,國(guó)典 潁川 徵?!?唐 高適 《真定即事奉贈(zèng)韋使君二十八韻》:“尤多 蜀 郡理,更得 潁川 謨?!?唐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詩(shī):“分符 潁川 政,弔 屈 洛陽 才?!?馮集梧 注:“《黃霸傳》:為 潁川 太守,得吏民心,治為天下第一。”
(3). 漢 荀淑 家子弟的代稱。 淑 , 潁川 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為時(shí)賢,故稱。 唐 權(quán)德輿 《奉和史館張閣老以許陳二閣長(zhǎng)愛弟俱為尚書郎伯仲同時(shí)列在南北省會(huì)于左掖因而有詠》:“伯仲盡時(shí)賢, 平輿 與 潁川 ?!?/p>
吳江
(1). 吳淞江 的別稱。《國(guó)語·越語上》“三江環(huán)之” 三國(guó) 吳 韋昭 注:“三江: 吳江 、 錢唐江 、 浦陽江 。” 宋 毛滂 《過吳淞江》詩(shī):“參軍身外祇圖書,獨(dú)與 吳江 分不疎?!?清 黃燮清 《吳江嫗》詩(shī):“征帆自北來,晚泊 吳江 湄?!?/p>
(2).縣名。屬 江蘇省 。 柳亞子 《迭韻寄呈mao{1-1}主{1|1}席》:“倘遣名園長(zhǎng)屬我,躬耕原不戀 吳江 ?!?/p>
同方
(1).志向相同。亦指志向相同者。《禮記·儒行》:“儒有合志同方,營(yíng)道同術(shù)?!薄兑葜軙す偃恕罚骸昂现径?,共其憂而任其難,行忠信而不疑?!?朱右曾 校釋:“方,向,志之所向。” 宋 范成大 《次韻嚴(yán)子文旅中見贈(zèng)》:“交情敢説同方友,句法甘從弟子員?!?/p>
(2).謂同在一體?!段倪x·陸機(jī)<演連珠>》:“是以天殊其數(shù),雖同方不能分其慼;理塞其通,則并質(zhì)不能共其休?!?劉孝標(biāo) 注:“耳之與目,同在於身,而苦樂有殊,不能相救?!?/p>
(3).同在一地。 唐 張九齡 《與生公尋幽居處》詩(shī):“同方久厭俗,相與事遐討?!?/p>
歐陽詹名句,許州途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納職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