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挺身行所獨(dú),旁羅垂首讓其高
出自宋代曾豐《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絕句送曾鼎臣》:
小山欲與岳為曹,其末雖危本則牢。
屹立挺身行所獨(dú),旁羅垂首讓其高。
注釋參考
屹立
屹立 (yìlì) 高聳挺立,比喻堅(jiān)定不動搖 stand erect 巍然屹立挺身
(1) [straighten one's back]∶直起身來
(2) [extricate oneself from;get away]∶脫身
挺身逃逸
詳細(xì)解釋(1).獨(dú)自脫身?!稘h書·劉屈氂傳》:“ 屈氂 挺身逃,亡其印綬?!?顏師古 注:“挺,引也。獨(dú)引身而逃難?!薄蛾悤の膶W(xué)傳·阮卓》:“唯 卓 挺身而還,衣裝無他,時論咸伏其廉?!薄端鍟び钗男脗鳌罚骸暗蹫橘\所窘,左右皆殲,帝挺身而遁?!?/p>
(2).直起身子;奮身而起。《三國志·魏志·龐淯傳》“ 淯 母 娥 自傷父讎不報(bào)” 裴松之 注引 晉 皇甫謐 《列女傳》:“ 娥親 迺挺身奮手,左抵其額,右樁其喉,反覆盤旋,應(yīng)手而倒?!?唐 杜甫 《八哀詩·汝陽郡王琎》:“詔王來射雁,拜命已挺身。” 宋 蘇軾 《留侯論》:“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鬭,此不足為勇也?!薄秲号⑿蹅鳌返谖逅幕兀骸盀槭裁赐ι沓鰜硪獢堖@樁閑事?” 聞一多 《愈戰(zhàn)愈強(qiáng)》:“ 盧溝橋 的烽火一起,我們挺身應(yīng)戰(zhàn)?!?/p>
行所
即行在所。 漢 班固 《西都賦》:“行所朝夕,儲不改供?!薄段簳ばg(shù)藝傳·徐謇》:“ 高祖 幸 懸瓠 ,其疾大漸,乃馳驛召 謇 ,令水路赴行所,一日一夜行數(shù)百里。”《南史·宋紀(jì)上·武帝》:“師旋, 晉 帝遣侍中黃門,勞師於行所?!眳⒁姟?行在所 ”。
舊時同行業(yè)組織的公所?!缎梁ジ锩笆觊g時論選集·擬抵制禁例策》:“行有行所,有行長,會議於行所,總制於行長?!?/p>
旁羅
(1).猶遍及?!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p>
(2).測天度的器具。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天文·旁羅》:“旁羅乃測天度之器,如今之晷地羅也?!?/p>
(3).借指測度。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皇帝﹞爰命日官,草創(chuàng)新器。於是俯察旁羅,登臺升庫?!?/p>
(4).廣泛搜羅。 宋 曾鞏 《亡弟湘潭縣主簿子翎墓志銘》:“至於法制度數(shù),造物立器,解名釋象,聲音訓(xùn)詁,纖息委曲,貫穿旁羅,無不極其説。”
垂首
[hang one's head] 頭低著
垂首跪拜
垂首膝行
其高
猶有余。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覷來手下諸軍校,英雄怎畫,倜儻難描……掂詳了,縱六千來不到,半萬來其高。” 元 關(guān)漢卿 《拜月亭》第二折:“五夜其高,六日向上?!?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三折:“離城中則半載其高,可怎么白日神嚎,到黃昏鬼鬧?”
曾豐名句,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絕句送曾鼎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