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雖無家,其實(shí)如客耳
出自宋代陸游《對(duì)食有感》:
我老雖無家,其實(shí)如客耳。
食至舉匕箸,飽則舍而起。
廚人有勤惰,我豈形慍喜。
園畦摘青蔬,地碓舂赤米。
勞人固已多,坐享顙常泚。
作詩本自規(guī),亦以告閭里。
注釋參考
無家
(1).沒有妻室。《詩·召南·行露》:“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 朱熹 集傳:“家,謂以媒聘求為家室之禮也?!薄对娙酥骺蛨D·清奇雅正主》引 唐 衛(wèi)準(zhǔn) 逸句:“何必剃頭為弟子,無家便是出家人?!?清 張集馨 《道咸宦海見聞錄·咸豐六年》:“其無家者,雇土娼入帳,后以妒爭,事聞於 向帥 ?!?/p>
(2).沒有房舍;沒有家庭。 漢 班彪 《北征賦》:“野蕭條以莽蕩,迥千里而無家?!?唐 羅鄴 《出都門》詩:“自覺無家似潮水,不知?dú)w處去還來?!?宋 蘇轍 《次韻子瞻山村》之一:“與世浮沉真避世,將家飄蕩似無家。”《警世通言·宋小官團(tuán)圓破氈笠》:“他無家無倚,靠著我船上喫飯?!?/p>
其實(shí)
其實(shí) (qíshí) 承上文轉(zhuǎn)折,表示所說的是實(shí)際情況 actually;in fact 畫家其實(shí)并非不懂世故 確實(shí);的確 really 其實(shí)不是她說的那個(gè)意思陸游名句,對(duì)食有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